...黄子,安徽歙县人。为明代著名医家,擅长针灸。 【著作与成就】 吴崑除著有《针方六集》外,还著有《医方考》、《脉语》、《素问吴注》、《药纂》、《十三科证治》、《参黄论》、《砭炳考》)等医籍。 吴崑比较擅长针灸,在针灸方面著有《针方六集》,是其...
...人形高57 cm,侧人图人形高58 cm,脏腑人形高49.5 cm。原图藏北京图书馆,三折装订,虫蛀较甚。正人图题曰:“许昌伯仁滑寿著;万历丁丑新安鹤皋吴崑校正;乾隆壬寅吴郡魏玉麟重镌”三行。其中正人图、伏人图与吴崑《针方六集》附图极相近,...
...石学敏 孙思邈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汪机与《针灸问对》 王国瑞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王叔和与《脉经》 王焘与《外台秘要》 王惟一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王执中与《针灸资生经》 吴崑与《针方六集》 吴谦与《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
...》、吴崑《针方六集》、吴谦《刺灸心法要诀》、吴亦鼎《神灸经纶》等代表性针灸著作进行了整理;第一次系统归纳了新安针灸的学术成就和独创经验。 《内科》分册详细介绍了新安医家对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介绍了新安内科的代表人物...
...针灸丛书。六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一《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二《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五腧穴),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卷三《尊经集》,集录《内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共148节...
...针灸丛书。六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一《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二《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五腧穴),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卷三《尊经集》,集录《内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共148节...
...相关的著作主要有《窦太师针经》(现传本有《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甲本、乙本)、《窦太师流注指要赋》、《窦太师秘传》、《针经指南》等。此外,清代学者王宏翰还认为《玉龙歌》也出自窦汉卿。此歌赋与窦汉卿针法特点很相近,很可能系窦氏弟子对窦氏针法的总结...
...①指环跳穴。《针方六集》列为环跳穴别名。②经外穴名。《类经图翼》:“髋骨,在膝盖上,梁丘旁外开一寸。主治两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可斜刺或直刺0.5-1寸。艾炷灸3-4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①指环跳穴。《针方六集》列为环跳穴别名。②经外穴名。《类经图翼》:“髋骨,在膝盖上,梁丘旁外开一寸。主治两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可斜刺或直刺0.5-1寸。艾炷灸3-4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慈宫、上慈宫。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另说前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股神经,内侧为股动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