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可温病黄连论_《温病条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唐宋以来,治温热病者,初用辛温发表,见病不为药衰,则恣用苦寒,大队芩、连、知、柏,愈服愈燥,河间且犯此弊。盖苦先入心,其化以燥,燥气化火,反见齿板黑,舌短黑,唇裂黑之象,火极而似水也。吴又可非之诚是,但又不识苦寒化燥之理,以为黄连守而不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tiaobian/681-8-14.html

吴又可温病黄连论_《温病条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唐宋以来,治温热病者,初用辛温发表,见病不为药衰,则恣用苦寒,大队芩、连、知、柏,愈服愈燥,河间且犯此弊。盖苦先入心,其化以燥,燥气化火,反见齿板黑,舌短黑,唇裂黑之象,火极而似水也。吴又可非之诚是,但又不识苦寒化燥之理,以为黄连守而不走...

http://qihuangzhishu.com/681/37.htm

《温病条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寒湿 湿温 秋燥 卷四·杂说 汗论 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 伤寒注论 风论 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 本论起银翘散论 本论粗具规模论 寒疫论 伪病名论 温病起手太阴论 燥气论 外感总数论 治病法论 吴又可温病黄连论 风温、温热气复论 治血论 九窍...

http://qihuangzhishu.com/681/index.htm

《温病条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子史集论 本论起银翘散论 本论粗具规模论 寒疫论 伪病名论 温病起手太阴论 燥气论 外感总数论 治病法论 吴又可温病黄连论 风温、温热气复论 治血论 九窍论 形体论 卷五·解产难 解产难题词 产后总论 产后三大证论一 产后三大证论二 产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tiaobian/index.html

吴又可_《伤寒寻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吴又可撇开仲景而自作温疫论.则似非仲景之徒者.而吾谓吴又可正深于仲景者也.仲景于风伤卫.寒伤营.伤风兼寒.伤寒兼风.尚不许混同施治.奚况温病.又可易麻黄桂枝成法于病之初起.而立达原饮一方.诚可补仲景之未备.至其传变之后.仍恪遵仲景成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nyuan/725-6-6.html

吴又可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吴又可撇开仲景而自作温疫论.则似非仲景之徒者.而吾谓吴又可正深于仲景者也.仲景于风伤卫.寒伤营.伤风兼寒.伤寒兼风.尚不许混同施治.奚况温病.又可易麻黄桂枝成法于病之初起.而立达原饮一方.诚可补仲景之未备.至其传变之后.仍恪遵仲景成法....

http://qihuangzhishu.com/725/10.htm

吴又可《温疫论》_《知医必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吴又可以温作瘟,竟谓古书无瘟字。不知温病古人未尝无书,仲景先师现有温病上中下三篇,至刘河间《原病式》,大率皆言温病。其余论温症者,不可枚举,治温之方,亦不可枚举。所谓温者,大抵六淫之气,人感之而化为温热时邪是也。至论瘟疫,却无专门。吴又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bibian5718/305-10-0.html

吴鞠通,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_【中医宝典】

...著作,是论述温病的专著,兼论产后小儿部分病证,共六卷。其学术思想“远追乎仲景”,“近师承于叶氏”,取法于叶天士的很多,也融汇贯通各家学说。书中提出了“三焦辨证”理论,故成为温病学派之圭臬。后人评论吴氏,认为他“上为吴又可之诤臣,下导王孟英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4.html

明清温病新说蜂起_【中医宝典】

...外感病治疗方法的学术流派已经孕育成熟,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创立新的学术流派已是迫在眉睫。 � 吴有性,字又可,大约生活于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十七世纪六十年代,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为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吴又可所处的时代,兵事频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5.html

通论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温作瘟。吴又可不明此意,以古无瘟字,反混温病瘟疫为一病。(吴又可云∶《伤寒论》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人去加为瘟,即瘟也。要之,古无瘟字,乃后人之自为变易者,不可因易其文,以温瘟为两病)不识温病者,以温为病名也;温疫温疠者,以疫疠为...

http://qihuangzhishu.com/723/8.htm

共找到31,4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