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皮肤长得像橡皮是一种橡皮病,是由于一种丝虫长期寄生于人的淋巴系统的结果,也叫丝虫病。这是丝虫破坏了人体淋巴管的瓣膜,造成淋巴回流困难,由于淋巴液滞留,影响了局部血循环,皮肤及皮下组织因而增生、变厚、粗硬,而形成橡皮肿。如果发生在腿部,...
...1.普查普治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流行区1岁以上人群进行普查。凡微丝蚴阳性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患者,或微丝蚴阴性但有典型丝虫病病史和体征者,均应进行普治。在丝虫病中、高流行区推行普查普治结合全民(5岁以上)服用乙胺嗪或乙胺嗪药盐。全民服乙胺嗪...
...诊断 有丝虫病流行地区居住史,女性乳房外上象限的表浅、质地较硬的皮下结节,状如象皮者,应考虑到丝虫性结节的可能。应询问有无丝虫病及乳房发炎史。男性偶尔可见本病,尚需注意,特别是在流行地区,对男性乳房肿块,不能忽视本病的可能。 鉴别 1....
...本病潜伏期自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至血液内发现微丝蚴为止,一般1年左右,但亦可早至4个月或迟至1.5年。帝汶丝虫病潜伏期为3个月。从人体淋巴结检查最早查到班氏丝虫成虫为感染后3个月。丝虫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在流行地区可有50%~75%的“...
...眼丝虫病 罗阿丝虫病(loaiasis)是由罗阿丝虫引起的一种结缔组织丝虫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皮下结缔组织的游走性肿块以及丝虫性结膜炎、关节疼痛等。...
...根据从患者皮下或眼结膜下取出虫体或外周血微丝蚴阳性而确诊。至今尚没有可靠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临床需与链尾丝虫病,常现丝虫病,奥氏丝虫病相鉴别。...
...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iasis)由班氏、马来和帝汶丝虫引起。其临床特征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亦有不出现明显症状而仅于血内有微丝蚴者,即所谓“丝虫感染”。这几种...
...,这种节律受宿主的昼夜节律影响并与之同步。丝虫从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至发育为成虫并产生微丝蚴的时间,一般约需8~12个月。微丝蚴在人体内可存活2~3个月,成虫约可存活3年。 对丝虫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
...丝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男女老少均可感染。流行区微丝蚴感染率高峰多在21~30岁。班氏丝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马来丝虫病仅限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我国中部和南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
...治疗药物主要是海群生(hetrazan,又名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海群生对两种丝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马来丝虫的疗效优于班氏丝虫,对微丝蚴的作用优于成虫。国内海群生的常用疗法为4.2g7日疗法治疗班氏丝虫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