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朱国强医案一心积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充血,呈暗红色,咽部充血(廾),乳蛾稍大,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 口腔溃疡(中医:口糜)。 【辨证】 心脾积热。 【治法】 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药】 生地黄IOg,木通、滑石、牡丹皮、川牛膝、生大黄(后下)各6g,甘草梢、...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17.html

中医医案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脱证 霍乱兼转筋 霍乱吐泻 霍乱脱证 将成慢风 姜兴俊医案 结胸证案 噤口痢 警惕老年性耳聋耳鸣 坎炁补肾配黄芪,先天后天同治 咳血兼吐血证 口疮刘永年医案——脾胃积热 口疮朱国强医案一心积热 冷积腹疼 黎炳南医案——气血两虚 黎炳南...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yian-731-1.html

朱国强医案——心火炽盛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满意。 选自朱国强,小儿口糜验案3则,新中医,1 996,(7):40] 儿科口疮预防与调护 1.保持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应经常消毒。 2.食物宜清淡,新鲜、清洁,不宜过食辛辣炙烤及肥甘厚腻之品,给予半流饮食,避免粗硬食品。 3.初...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416.html

口疮刘永年医案——脾胃积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舌下有多处溃疡,米粒大小,疼痛妨碍进食,食纳平平。喜食凉品,口干,小便色黄,大便日行1次,咽红,舌质红、苔淡黄,寸口脉小弦。 【诊断】 口腔溃疡(中医:复发性口疮)。 【辨证】 脾胃积热。 【治法】 清胃泻火,养阴化湿。 方药】 生地黄lOg...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16.html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_【中医宝典】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心脾积热。 〖 治 法 〗 清泄心脾积热。 〖 方 名 〗 清热泄散。 〖 组 成 〗 本草纲目》。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253.html

从肝脾胃失调论治复发性口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华荣 广东省中医院 口疮是指口舌疮疡或糜烂的一种病症,局部灼痛,常反复发作久久不愈。传统理论认为多有心脾积热,外感热邪,阴虚阳亢或虚阳浮越而致。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疮多发生于口、唇、舌、颊等黏膜,多由于精神紧张,熬夜睡眠不足,经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32.html

口疮门主论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法》曰∶脾胃积热,口角生疮。俗云∶小儿误用剪刀剪饮食瓜果,食之即生剪口疮。胡公弼曰∶小儿口角生疮,名夹口疮,又名燕口疮。澄曰∶剪口疮又名夹口疮热者多患此。亦有父母遗毒,小儿口角色白生疮,久而不愈,又当以真蟾酥磨汁调白降丹,涂之自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19-21.html

口疮门主论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心法》曰∶脾胃积热,口角生疮。俗云∶小儿误用剪刀剪饮食瓜果,食之即生剪口疮。胡公弼曰∶小儿口角生疮,名夹口疮,又名燕口疮。澄曰∶剪口疮又名夹口疮热者多患此。亦有父母遗毒,小儿口角色白生疮,久而不愈,又当以真蟾酥磨汁调白降丹,涂之自愈...

http://qihuangzhishu.com/344/427.htm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_儿科方剂_【中医宝典】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心脾积热。 〖 治 法 〗 清泄心脾积热。 〖 方 名 〗 清热泄散。 〖 组 成 〗 黄连6克,山栀9克,黄芩6克,石膏12克,生地12克,茯苓10克,灯芯草3克。 〖 用 法 〗 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686.html

口疮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有口疮与燕口疮之称。[病因病理]小儿口疮,多由风热乘,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所致。主要病变在与心,虚证常涉及于肾。风热乘者,因外感风热之邪,外袭于肌表,内乘于脾胃。开窍于口,胃络于齿龈,风热毒邪侵袭,引动脾胃内热,上攻于口,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7-2.html

共找到69,0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