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但对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之口疮,临证确以厥阴病为多。本案上有口疮灼痛,上热无疑。中有心下痞满,下有大便不畅(非大便闭结),脉又见阴象,下寒中虚已显。上热下寒,虚实并见,既不在表之太阳、少阴,又非里之阳明、太阴,也不是半表半里之少阳,唯属...
...胡希恕先生学说过程中,反复研读《伤寒论》第147条和148条,结合临证实践,明确提出本方证属厥阴病而非少阳病。冯世纶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指出:“诸家认为,本方证病位在半表半里看法是一致的,但历来受以《内经》释《伤寒》的影响,总认为半表半里...
...(七) 郁证也见少阴病 2010年5月28日 (八) 耳鸣病在少阳阳明 2010年6月2日 (九) 尿频病在太阳太阴 2010年6月3日 (十) 久咳常见太阳太阴合病 2010年6月4日 (十一)口疮屡见厥阴病 2010年6月7日 (十二)...
...八钱”(《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而来。次日加生薏苡仁、败酱草,为增强清泻阳明之力。末次处方加细辛意在“振郁滞之气”以开清窍。方证相合,而收全效。 ...
...浮者,必盗汗出。”胡老在讲解本条时指出:“脉但浮而不紧,病仍在表,但津液有所丧失。热势更迫津外出,发为盗汗,故临床上切勿一见盗汗,辄用黄芪之类,可以考虑以小柴胡加石膏汤,清其里热,盗汗可止。”(见《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冯世纶临证见之,盗汗...
...即可停药,怡情养生。 体 会 淋证,习惯有“五淋”之分,虚则补益,实则清利,此为常用治法。而从寒湿论治者,方书载之较少。本案中,冯世纶着重从寒湿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关于甘姜苓术汤方证 甘姜苓术汤见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余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案 例 王某,女,47岁。2010年3月24日初诊。 患者系安徽人,专门来京找冯世纶诊病。自述主要需要解决两个病,一是多年的“抑郁症”,长期失眠,急躁;二是去年2月...
...耳鸣的认识,传统多从脏腑、经络角度作解,“实则泻肝,虚则补肾”为主要治法。然临证所见,多数耳鸣绝非泻肝、补肾可以取效。本案中,冯世纶从辨六经、辨方证入手,五诊而愈,取得佳效。 对《伤寒论》第107条的解读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见于《伤寒论·...
...方证。书中皆言规矩,临证全在活法,这大概就与叶天士所言“治病当活泼泼地,如珠走盘耳”相去不远了。 如本案中,冯世纶老师在辨证时也反复推敲:二诊时,辨太阴病之甘姜苓术汤方证当无口干。而面斑、有瘀滞、见口干,常见阳明病之大黄 虫丸方证。结合其他...
...当归活血以加速脓液外散,二药相合,对于全身各处内外痈脓皆可奏效。”本方为冯世纶临证常用方,取其利水活血,多与他方合用于泌尿系疾病、皮肤病等,其适应证为“太阴病,诸疮有痈脓恶血者”。 关于瓜蒌瞿麦丸方证 瓜蒌瞿麦丸方证见于《金匮要略·消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