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总论_《伤寒附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呼为漏底伤寒。不明仲景之论,因不敢用仲景之,非不学无术乎?乌梅丸∶乌梅 干姜 桂枝 附子 蜀椒 黄连 黄柏 人参 当归 细辛六经惟厥阴最为难治,其本阴而标热,其体风木,其用相火,以其具合晦朔之理。阴之初尽,即阳之初出,所以一阳为纪,一阴为独...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fuyi/814-5-5.html

厥阴总论_《伤寒附翼》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呼为漏底伤寒。不明仲景之论,因不敢用仲景之,非不学无术乎?乌梅丸∶乌梅 干姜 桂枝 附子 蜀椒 黄连 黄柏 人参 当归 细辛六经惟厥阴最为难治,其本阴而标热,其体风木,其用相火,以其具合晦朔之理。阴之初尽,即阳之初出,所以一阳为纪,一阴为独...

http://qihuangzhishu.com/814/9.htm

厥阴治渴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上面我们讨论三阳的口渴,它都有专门的方剂对治,少阴和厥阴的口渴《伤寒论》中却没有提到对治的方剂。对于少阴而言,口渴并不是一个很主要的证,大可以随证治之即是。但是,对于厥阴病,就不能不立一个治渴的专了。那么,这个治渴的专方是哪一个呢?我...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50.htm

厥阴病状_《千金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十六证 方七首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甚者则欲吐蛔,下之不肯止。厥阴中风,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厥阴病,欲解时,从丑尽卯。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与水饮之即愈。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伤寒先厥,后发热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anjinyifang/120-13-3.html

热入厥阴_《凌临灵》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喻(年十五岁,七月十日) 病经旬余,热伤营阴,暑湿热邪,深入厥阴,内热烦渴,体力疲惫,眩晕昏黑,四支厥逆,时有潮热,肌腠曾有白 ,未得宣达,风动痉厥,慎防厥脱之变,脉弦滑数,按之均少神韵。治宜清心涤痰兼平肝宣窍,附请正。台参须玫瑰花三朵...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linlingfang5574/268-15-0.html

厥阴病状_《千金翼》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五十六证 方七首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甚者则欲吐蛔,下之不肯止。厥阴中风,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厥阴病,欲解时,从丑尽卯。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与水饮之即愈。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伤寒先厥,后发热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20/1049.htm

厥阴病时相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解时,以及与欲解时所对应的方最相关切。一旦厥阴在根本的意义上失去了它固有的时方属性,那么厥阴病便会随之发生。因此,我们为厥阴立方实际上就是要立它原有的那个,就是与丑寅卯相对应的那个。我想这应该是厥阴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当然也是中医立方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12-3.html

热入厥阴_《凌临灵》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喻(年十五岁,七月十日) 病经旬余,热伤营阴,暑湿热邪,深入厥阴,内热烦渴,体力疲惫,眩晕昏黑,四支厥逆,时有潮热,肌腠曾有白 ,未得宣达,风动痉厥,慎防厥脱之变,脉弦滑数,按之均少神韵。治宜清心涤痰兼平肝宣窍,附请正。台参须玫瑰花三朵...

http://qihuangzhishu.com/268/15.htm

厥阴的立方原则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根本的意义上失去了它固有的时方属性,那么厥阴病便会随之发生。因此,我们为厥阴立方实际上就是要立它原有的那个,就是与丑寅卯相对应的那个。我想这应该是厥阴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当然也是中医立方的一个根本原则老子也好,孔子也好,都非常强调“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63.htm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寒论》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医宗金鉴》注曰︰三阴俱有下利证,自利不渴属太阴,自利渴属少阴。惟厥阴下利,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17.html

共找到134,9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