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中国古代汉地医药学_【中医宝典】

...内容提要: 由于佛教产生于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所以本文不仅要涉及到中国古代医药学,也要涉及到印度甚至南亚及南亚周围一些地区(古代统称为“西域”)的医药学。正是由于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印度这两大文明古国的医药学交流,使中国医药学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2.html

古代中印医药学交流史_【中医宝典】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时,就派副使到达印度,并把中医药学传入了印度。 南北朝时,中印佛教僧侣往来频繁。我国求法印度的僧徒大都精通中医药学。如公元六世纪,敦煌高僧宋云就向印度人介绍了华佗的医疗事迹。唐代僧人曾在印度居住二十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6.html

试论汉化佛教对中医药学术的影响_【中医宝典】

...Medicine)强调医王“四知”:诊断、病因、制药和治疗,而且认为“疾病生俱在”。《诸德福田经》得福七法之一为“常施医药,疗救众病”。由此 可以肯定“佛教医药学”(Buddhist Medicine)的客观存在,也是布教的需要。另一方面, 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8.html

茶叶中国佛教的相互联系_药茶文化_【中医宝典】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一、茶叶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774.html

气功医、儒、道、佛、武术等有何关系?_【中医宝典】

...,提出了“无为自然”的养形养神的养生方法。这些都当时医学气功的发展协调一致,互相影响并各有侧重。至于佛教,一般认为是在汉朝佛教印度传到中国后才出现的。佛教大小乘学说中,本无相当于本来意义的“气功”的术语。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珈虽有相当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79.html

气功医、儒、道、佛、武术等的关系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方法。这些都当时医学气功的发展协调一致,互相影响并各有侧重。至于佛教,一般认为是在汉朝佛教印度传到中国后才出现的。佛教大小乘学说中,本无相当于本来意义的“气功”的术语。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珈虽有相当于练气意义上的气功术语及修练方法,但在汉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5.html

气功医、儒、道、佛、武术等有何关系?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提出了“无为自然”的养形养神的养生方法。这些都当时医学气功的发展协调一致,互相影响并各有侧重。至于佛教,一般认为是在汉朝佛教印度传到中国后才出现的。佛教大小乘学说中,本无相当于本来意义的“气功”的术语。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珈虽有相当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78.html

华佗到底是波斯人还是印度人_【中医宝典】

...华佗,中国三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曹操同乡,并为其所杀。这位古代神医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但是,历史上果真有如此神奇人物?史学界历来看法不一。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佗本身就是个神话故事,而且他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印度佛教传说。这个故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4.html

秦汉时期的早期的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262页),在日本的阿须贺神社有徐福宫,日本蓬莱山旁原有徐福祠。相传徐福方士通医术,尤精于采药和炼丹,被日本人尊为“司药神”。秦汉时,中国印度(身毒、天竺)的交往早已开始。“现在世界各国称中国为China,是由古代印度梵文Cina,...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7.html

秦汉时期的早期的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262页),在日本的阿须贺神社有徐福宫,日本蓬莱山旁原有徐福祠。相传徐福方士通医术,尤精于采药和炼丹,被日本人尊为“司药神”。秦汉时,中国印度(身毒、天竺)的交往早已开始。“现在世界各国称中国为China,是由古代印度梵文Cina,...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6.htm

共找到278,0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