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标准。这一时期系统地吸收了西方医学与教育的内容,新教育体制确立,各式新形学校纷纷出现,开始进入近代医学教育体制。一、早期西医人才的培养1900年以前,西医人才的培养与教会医院有密切关系。传教士医师为了医疗上的需要,在医院或诊所招收中国学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8.html

近代中医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晚清时期的中医教育近代中医教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的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5.html

我国蒙药教育走进高校_【中医宝典】

...据新华社讯 我国蒙药教育逐渐形成体系,内蒙古中蒙医学院日前宣布,该校今年将首度招收蒙药专业本科生,这标志我国蒙药教育从寺庙走进高校。 在今年参加高考的蒙古族学生中,蒙药是热门专业之一。内蒙古中蒙医学院有关人士说:“2006年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76.html

近代针灸教育概述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在广大百姓的心目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间医家热衷于创办各类中医学校,从而开启了近代针灸教育形式的先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9.html

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代表作。唐容川的《中西汇通经精义》,是以藏象学说为主体,以西医解剖知识作为经文注脚,近代大多数医家则倾向于仿照科学体例框架,参考西医学科体例设计中医学校教程,以新的思路纂辑《内经》。《时氏内经》与《秦氏内经》是民国时期盛行的《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针灸教育与交流--教材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教育的兴盛,促进了针灸学讲义和教材的编撰。 广东医药专门学校周仲房编的《针灸学讲义》(公元1927年)。 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张世镳编的《温灸讲义》(公元1930年)和《温灸讲义补编》(公元1935年)。 无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0.html

晚清时期我国的中医药教育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近代中医教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的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 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从民国二年(...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41.html

针灸专科教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专门教育的初步尝试。 1935年承淡安从日本归来后,创办了中国近代针灸专业学校——“中国针灸讲习所”。明确规定学制,设有三月的速成班,六月的普通班和二年制的本科班。学员须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国文水平,经考试合格方可录取。讲习所开设了内经、经穴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80.html

晚清时期的中医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历程中坚持学校教育、兴办发展学校教育,闯出了一条教育自立的道路,成为中医近代史光辉篇章之一。近代中医教育,当然还包括传统的以师带徒教育,其与中医院校教育并存互为补充发展,在近代中医教育史上仍占居一定位置。光绪24年(1898年)期间,设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5.htm

近代中医药界的抗争与革新运动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他们也在制定法令、政策时看主子的脸色行事。提倡中医药学显然不利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医药产品垄断国市场,因而帝国主义国家都拼命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通过开办校、医院实施经济和文化侵略。近代中国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数以十万计,遍及全国各地。中药材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3.html

共找到89,5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