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当时的教育质量不高,影响医学教育的发展。三、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华医学基金会”与中国医学教育辛亥革命前后是我国近代教育体制重大转变的时期,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就医学教育而言,国家、地方、及私人开办的新式医学校陆续建立...
...我国近代西医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晚清时期:(1840~1911)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这一时期处于满清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同时帝国主义以医药作为侵略工具,将西方医药学知识传入我国,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二、北洋政府时期...
...教育系统“漏列”中医药案,引发了近代医学史上首次抗争救亡运动。 1912年7月,北洋政府举行教育会谈,参照日本学制,制订了《王子癸丑学制》。191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医学专门学校规程》。1913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
...努力工作,对医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这段时期内,我国自办的医学校,无论是国立或省立者都有较大的发展,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1927年上海建立的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上海医学院)是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有代表性的一所...
...大学共分文、理、法、商、工、农、医七类,医类又分医学与药学两门,也都没有把中医药科列入以内。因此,北洋时期中医教育的焦点,首先是争取办学立案,将中医教育列入学制系统之内。教育系统漏列中医药案,引发了近代医学史上首次抗争救亡运动。上海神州医药...
...近代中医教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的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 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从民国二年(...
...近代中医教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的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从民国二年(...
...不管是我国1998年殃及长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2003年的非典,还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这些灾难对人们健康所造成的危害让我们永生难忘。科学家预言,全球气候将在近几年出现百年少见的异常,世界将面临一个灾害频发时期。于是,有关专家...
...一、医政法令有宋一代,历朝皇帝都相当重视医药事业,屡次颁布关于医药卫生的诏令和制定律令,据《宋史》、《宋会要辑稿》稿《宋刑统》等记载,仅北宋时期颁布的医药卫生迢令就有200多条,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无法比拟的。在这些医事诏令中以派遣医师防治...
...本报讯(记者胡德荣)2003年全球医学教育高峰论坛于11月15日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降下帷幕,来自哈佛、耶鲁、威斯康辛、伯明翰、墨尔本等世界著名大学医学院和我国协和、北大、复旦、浙大等医学院(医学部)的校(院)长共300余人聚首研讨21世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