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正在昆明召开的第52届“医博会”上获悉,目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动态扫描诊断肿瘤图像处理技术。 据了解,计算机断层扫描(CT)装置或核磁共振装置扫描被诊断者肿瘤时,一般只能提供如形状、大小、纹理等有关肿瘤...
...人民日报消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肿瘤图像处理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装置或核磁共振装置扫描肿瘤时,一般只能提供如形状、大小、纹理等有关肿瘤结构的信息,而南洋理工大学许东山副教授领导的三人小组开发的这种动态...
...同位素骨扫描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骨科杂志 2000年第0期第20卷 骨肿瘤 作者:胡永成毕文志王继芳卢世璧 单位:胡永成(现调入天津 医院骨肿瘤科);毕文志王继芳卢世璧(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100853) 同位素骨扫描技术是利用...
...北京讯 通过对蛋白质不同片断的变异情况检测,能以90%以上的准确率、提前3到5年对人体不同类型肿瘤或其他疾病进行预警,种被称为“划时代诊断模式”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测定技术”,最近在北京306医院亮相。 蛋白质指纹图谱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
...每年都要例行CT扫描的人来说,患肿瘤的比例是1/50。布里纳说:“只做一次扫描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做,发生癌变的几率就会大大上升。” “我非常同意上述报告的提法,虽然我国暂时还没有类似的研究数据出台,但是过度使用CT现象不容忽视。”...
...有两类人群最容易过度接受“CT”:一类是癌症病人,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放疗、化疗前后,为了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要经历多次cT扫描;还有一类是过分担心健康的人,以多次的全身cT检查换来对健康的安心。 发现肿瘤,是否非“cT”不可?其实,比x线...
...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开发出一种癌症诊断新技术,该技术可使医生在不进行肿瘤切片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 据24日出版的《耶路撒冷邮报》报道,这一名为“3TP”的新技术是通过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就诊者...
...以及无特殊靶器官分布,有利于鉴别肿瘤和非肿瘤的病变。中枢神经系统MRI作造影增强时,症灶增强与否及增强程度与病灶血供的多少和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MRI还可用于拍摄电视、电影,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动态...
...那些每年都要例行CT扫描的人来说,患肿瘤的比例是1/50。布里纳说:“只做一次扫描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做,发生癌变的几率就会大大上升。” “我非常同意上述报告的提法,虽然我国暂时还没有类似的研究数据出台,但是过度使用CT现象不容忽视。”...
...常规的CT设备由于扫描时间与成像时间长,虽然行心血管造影并CT扫描,心内结构也显示不清,因此,难于应用CT检查心,大血管。自从超高速CT设备和螺旋扫描技术问世以来,才使CT检查心、大血管成为可能。但仍需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才能行CT扫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