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荣生 张智慧 河北医科大学 近代中医常泄泻并称,于是不少人想当然的认为“泄”与“泻”为同义词,毫无区别可言,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曰:“泄者,如水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
...目录 《中国医学大辞典》琥珀分清泄浊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医学大辞典》:琥珀分清泄浊丸【别名】琥珀分清丸【处方】琥珀1两,锦纹大黄10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鸡蛋清24个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肝经湿热毒火...
...失血虚痨.最忌泄泻.以脾胃败坏.不能任药.且少纳谷.胃气将绝故也.杂病泄泻.用参术姜苓.应手取效.此则姜术补胃.转伤其阴.下咽之后.立见喘热.竟成枯骨矣.然使用滋阴之药.则脾已泻泄.益阴则愈动其泻.势必土崩不救矣.病至此者.吾莫如之何也已...
...失血虚痨.最忌泄泻.以脾胃败坏.不能任药.且少纳谷.胃气将绝故也.杂病泄泻.用参术姜苓.应手取效.此则姜术补胃.转伤其阴.下咽之后.立见喘热.竟成枯骨矣.然使用滋阴之药.则脾已泻泄.益阴则愈动其泻.势必土崩不救矣.病至此者.吾莫如之何也已...
...目录 《医学心悟》萆分清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心悟》:萆分清饮【处方】川萆6克,黄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参4.5克,白术3克,莲子心2.1克,车前子4.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分清泻浊。主湿热下注。(萆...
...泻泄又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或呈水样而言。包括急慢性肠炎,肠结核等疾患。1.急性泻泄主证:若偏寒湿则粪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苔白滑;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尿短赤、脉濡数、舌苔黄...
...目录 《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散【别名】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卷三)。【处方】益智仁 川萆解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温肾利湿,分清去浊。主膏淋、白浊。小便...
...利减半,再饮而利止。与平胃散加白术、黄连调理。治一富儿,面黄善啖易饥,非肉不食,泻泄一月,脉大。以为湿热,当脾困而食少;今反形健而多食不渴,此必疳虫也。验其大便,果有蛔,治虫而愈。次年夏初,复泻,不痛而口干。予曰∶昔治虫而不治疳故也。以去疳...
...美好,面赤唇红者,不治。凡久泻(24)不止,作渴不休者不治。凡久泻(25)不止,脉沉细,遍身皮冷,不思乳食,泄滑不止者,不治。凡久泻(26)不止,又成惊搐者,不治。凡久泻(27)不止,变成赤白痢疾者,不治。凡久泻(28)不止,大肉消瘦者,不治...
...泻泄又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或呈水样而言。包括急慢性肠炎,肠结核等疾患。1.急性泻泄主证:若偏寒湿则粪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苔白滑;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尿短赤、脉濡数、舌苔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