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是通过手术将排泄系统的出口由原来的肛门改在了腹壁上。一般用于直肠癌、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在切除病变的肠管后,将肠管末端固定到腹壁上。做一个开口,以使排泄物能够排出体外。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学会自我保护好造口,学会正确使用器材...
...保护乳癌病人的周围静脉,是肿瘤专科护士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王红丽的临床体会是,乳癌病人在手术前后,都必须禁止于患侧输注药物。这是因为术前许多患者已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大的淋巴结影响淋巴液回流,并可能压迫腋动脉和静脉,从而引起上肢青紫和 ...
...突出者。临床最常见,约占造口旁疝的90%;②造口间疝:筋膜缺损扩大,腹腔内肠襻伴随造口肠襻向皮下突出者,此型多数合并脱垂;③皮下脱垂:筋膜环完整,肠襻冗长突出皮下,系假性疝;④假性疝:由于腹壁薄弱或腹直肌外侧神经损伤,造口肠襻脱垂。 2.按...
...西医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对于疝体较小、无明显不适者,可用腹带、造口带加压包扎,亦可用环形压具固定于造瘘(口)周围组织,防止内脏进一步疝出。 2.手术治疗 除了癌症晚期(含姑息性手术后和已发生腹腔或远处转移者)和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
...诊断 1.病史 病人2年内有腹部造瘘(口)史。 2.临床特点 造口旁膨胀,或伴有造口肠襻的脱垂;巨大膨胀时,伴有腹痛。...
...造瘘(口)术是为了转流肠内容物或尿液而使肠道或输尿管旁的人造通道中突出而形成的疝,称为造口旁疝(artificial fistula-induced hernia)。造口旁疝经常发生于造瘘通道与穿出腹壁的内脏之间未完全愈合的患者,是造瘘术...
...外造口。 3.造口大小要适宜,一般直径在1.5~2.0cm之间,肥胖者可适当扩大,拖出肠管应高出皮肤1cm左右。 4.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操作粗暴,彻底止血,预防切口感染,并适当应用抗生素。 5.选择适宜麻醉,效果要满意,确保在无张力状态...
...(一)治疗 乙状结肠造口旁疝非手术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故疑为本病时应行手术,以复位肠襻,缝合封闭乙状结肠和侧腹壁腹膜之间的孔隙。 对表现为慢性肠梗阻并疑诊为本病者,因随时有并发急肠性梗阻、肠绞窄、肠坏死的可能,应向病人及家属如实说明,动员其...
...1.化学性皮炎 因突出的疝内容物牵拉腹壁皮肤,破坏了造口的密闭性,导致肠液等分泌液外漏,刺激皮肤发生炎症改变,出现红肿、疼痛和糜烂等。 2.造口旁疝嵌顿 病人出现剧烈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严重症状,肿块不能回纳并伴有压痛。...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1年9月20日的“爱牙日”提出了“8020”计划,即年龄80岁的老人还应有20颗健全的牙齿。但是,要想有一口好牙,必须从小开始在“吃”上下功夫。 加强钙、磷摄入钙是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人体钙摄入充足则牙齿坚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