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8日,FDA宣布批准依普利酮(eplerenone)片用于提高急性心脏病发作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依普利酮是获得此适应证批准的醛甾酮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中的第一个品种。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使用依普利酮,使死亡的...
...,有4种主要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其中只有一种外科医生可以控制,即姑息手术后是否还有明显的肿瘤残余。 研究人员发现,没有明显肿瘤残余的患者其预后显着优于明显肿瘤残余患者,P<0.01,其三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21%。其他生存影响因素还包括...
...顽固性心衰。新近GESICA试验表明,将516例心功能3~4级的重度心衰患者(均在接受了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分为随机服用胺磺酮300毫克/天组,和未用该药的对照组。随访1年发现,前组较后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病死率下降近28%...
...据近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患者的性别、种族以及糖尿病状况如何,大多数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均可使心衰(HF)患者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存率得以提高。 尽管...
...治愈的机会。而即使有转移者若接受此根治IV式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也不低于无转移者,说明这一术式对提高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 同行专家评价指出,胃癌根治IV式手术术式打破了既往认为一旦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病变即属晚期,应放弃根治...
...参与者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塞、死于冠心病,或兼而有之。 研究人员说,无论是氨氯地平还是赖诺普利,在预防主要冠心病事件或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上,并不优于氯噻酮。氯噻酮比氨氯地平能更好地预防心衰。然而,在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方面,它不比氨氯地平更有效...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老年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衰病例呈增长趋势。目前认为,老年心衰的病理类型不同,治疗用药的选择也要有所不同,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收缩功能障碍所致心衰 常见病因有冠状动脉性疾病、心瓣膜...
...增加到97%,而同期的无病生存率从40%增加到75%。 研究结果还显示5年生存率有很大的提高,采用联合疗法治疗的78%的病人目前健在,相比之下,单纯应用放疗的患者只有62%的5年生存率。 Princess Margaret医院的Padraig...
...一些药物对心脏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可产生不良影响,业已发现有些药物与心衰的发展和恶化相关。此外,某些药物可对心脏泵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并不引起心衰的症状或体征。 可以增加心衰危险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癌药如蒽环类抗生素、米托蒽醌、环磷酰胺、...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老年心衰病人应用ACE抑制剂治疗后生存率明显提高。即使对那些被认为有该类治疗禁忌症的老年病人而言,情况也是如此。 伯明翰市阿拉巴马大学的Ali Ahmed博士及其同事对295例因心衰入院、出院时符合ACE抑制剂治疗的老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