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太医院使编辑_《医学从众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丹即大黄四两、皂角二两,为末,水为丸也。每服三,无根水下。弱者、老者、幼者,量减服之。此药施治于初起时疫传染,伤寒温病热病,热盛形气俱实者,百发百中。服后或汗、或吐、或下,三俱全,其病立解。温胆汤伤寒病后津液干,虚烦燥渴不成眠。乃是竹叶石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congzhonglu/738-14-2.html

伤寒太医院使编辑_《医学从众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传变大法,已详《伤寒论注》及《心法要诀》中矣。然近世治四时伤寒者,咸用河间两解等,每多神效,诚治斯症之捷也。今复采双解散、防风通圣散诸经验名方,编为歌诀,俾后之学人知所变通,庶几于伤寒一症,经权常变,有所遵循,而无遗法云。...

http://qihuangzhishu.com/738/98.htm

太医院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明、清医官名。金代始设太医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为提点,下设使,从五品。元代在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设置使二人,位在提点之下。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定置使一十二员,正二品。明代,太医院使取代了太医院令的最高医官...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85.htm

《医学从众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治症 脉息 方药 备方 卷七 泄泻 脉息 风痹痿 脉息 鹤膝风 脚气 诊法 论冷热不同 论肿不肿 香港脚肿满 卷八 妇人杂病方 伤寒太医院使编辑 双解散完素解和初 河间解利后 伤寒补 跋 ...

http://qihuangzhishu.com/738/index.htm

《医学从众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治症 脉息 方药 备方 卷七 泄泻 脉息 风痹痿 脉息 鹤膝风 脚气 诊法 论冷热不同 论肿不肿 香港脚肿满 卷八 妇人杂病方 伤寒太医院使编辑 双解散完素解和初 河间解利后 伤寒补 跋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congzhonglu/index.html

太医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疗机构名称。是专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医政及医疗保健组织。太医院始设于金代,隶属于宣徽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是太医院提点正五品,下设使,副使,判官等,“掌诸医药,总判事。”此外,太医院中还设管勾主管医学教育,另还设有各种名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01.htm

中寒二伤寒、伤风_《丹溪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剂散之。戴云∶新咳嗽鼻塞声重者是也。【方】补中益气汤 见内伤类。理中汤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等分上锉。每服五,水煎温服。桂枝汤桂枝 赤芍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生姜一两半大枣上锉。每服五,水煎温服。四逆汤甘草炙,二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xixinfa/650-12-2.html

太医院吏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清两代医官名。明代太医院内一般设吏目十人,其职位一般在使,院判之下御医、医士之上。官阶一般为从九品。清代太医院一般设吏目三十人八品十五人,九品十五人。其职位在使、院判、御医之下,医士、医员之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96.htm

太医院同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医官职称之一。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正三品,位在使之下佥、同佥、院判之上。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太医院使掌管医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89.htm

中寒二伤寒、伤风_《丹溪心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之剂散之。戴云∶新咳嗽鼻塞声重者是也。【方】补中益气汤 见内伤类。理中汤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等分上锉。每服五,水煎温服。桂枝汤桂枝 赤芍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生姜一两半大枣上锉。每服五,水煎温服。四逆汤甘草炙,二两...

http://qihuangzhishu.com/650/12.htm

共找到415,4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