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1984),任应秋,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专业人才。在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中医理论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率先创立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在《内经》的研究上取得成就,为中医...
...目录 《任应秋方》莶至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任应秋方》:莶至阴汤【处方】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
...张兆云,男,(1940—),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诊疗咨询中心主任, 兼首都知名中医特诊部主任医师、京华医科大学疑难病客座教授。 祖籍河北卢龙,幼从师岳美中、曾少达,60年入湖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在湘、鄂、川行医,是任应秋教授的...
...周礼》所言者略,《素问》所言者详,毕竟《周礼》不是医书,而《素问》乃专言医者,虽然详略有所不同,而其理论体系则毫无差异处。”(任应秋等《〈黄帝内经〉研究十讲》)这段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任应秋也是一位非常重视用“六经”和医学典籍《素问》做对比研究...
...现代医学家(1914-1984年)。字鸿滨,四川江津县人。幼习四书五经,有较坚实经学基础,后就读江津国医专修馆,于文史训诂,均有长进。后于1936年赴上海入中国医学院,并问业于沪上名家陆渊雷等人。抗战时返乡悬壶。并创办《华西医药杂志》。...
...学会理事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64年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北京求学工作期间,亲聆全国著名中医秦伯未、任应秋、王鹏飞等老师的教诲并深得其传,为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1973年要求调回原籍德州,先后在医专、...
...“手到”,就是记笔记。尽管当今获取资料的方法简便、高效,但从读书的角度讲,记笔记仍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任应秋认为:“一边阅读,一边写笔记,是帮助我们领会和记忆文献内容的一种读书方法。也是积累科技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岳美中也说:“读医书,...
...(一) 阴阳学说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医界对阴阳学说的渊源、基本内容、性质、作用与地位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研究。例如任应秋在《阴阳五行》一书中,提出了阴阳学说“两体合一”、“动静升降”、“始终嗣续”、“两极反复”四大规律,以阐明阴阳的奥义。...
...卓越之成就,而过去国内知之者寡,主要由其著作及后学,率局限于川滇一隅。自 1981 年在首都召开中日《伤寒论》学术讨论会及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著《研究伤寒论的流派》加以阐明后,始确认其与恽铁樵、曹颖甫等同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肯定其...
...客座教授。美国大西洋中医学院名誉教授等职。 治学勤奋名医熏淘。曾师承秦伯未、任应秋、朱颜、赵炳南、方鸣谦、陈慎吾、董建华诸前贤、得其真传。数十年来,持续攻读内难、伤寒、金匮及各家著作,中医学术功底扎实,临床辨证圆机活法,对疑难杂症擅用五行生克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