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试验(BCPT)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与安慰剂相比,他莫昔芬可增加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危险,但高凝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为评估他莫昔芬、血栓栓塞事件危险与凝血因子V Leiden(G1691A,FVL)突变及...
...组为2.48/1000妇女·年,他莫昔芬组为2.07/1000妇女·年。但在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妇女(至少保留了一侧完整的卵巢,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4岁,24岁前未有足月妊娠史等)中,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在他莫昔芬组为1.5/1000妇女·年,而在...
...降低乳腺癌的早期发病危险,但尚无研究报告他莫昔芬预防乳腺癌的远期随访资料。该研究将2494名健康妇女随机分入口服他莫昔芬(20 mg/d)组和安慰剂组,治疗8年。主要转归是侵袭性癌的发生率,还对ER阳性侵袭性乳腺癌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在...
...一直是治疗乳腺癌的标准(对部分患者依然有效),但是,没有哪个患者亚组不从最初的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疗法中获益。 大多数妇科副作用在患者接受他莫昔芬治疗后的两年半内出现,这为患者带来了负担,进而可能会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而与他莫昔芬相比,因...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络版日前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药物“他莫昔芬”对躁郁症患者有明显疗效。 躁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又称双相情感障碍症,患者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症状周期性交替发作,严重时可能分别产生危及他人生命的行为和...
...心血管和血栓栓塞综合征是由于消化系癌瘤坏死崩解和癌瘤浸润破坏组织,使促凝物质入血启动凝血系统,引起血液凝固、血栓形成所致的心血管损害。...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凝血系统而形成血栓,还是冠心病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导致血栓。从大量的尸检研究证实以前者的观点为正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血栓形成的关键,进而发生心肌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增高,栓塞者一般...
...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年龄对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年龄增加,DVT的易患因素也随之增加。实验表明,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减弱使血液在比目鱼肌静脉...
...与抗血栓形成间平衡失调所致。 (二)发病机制 血栓主要来自下肢深部静脉,其血栓形成机制早在1856年,德国病理学家Virehow指出:血液变化、血管壁损伤与血液成分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1.血液变化 (1)妊娠期血容量平均增加45%...
...(一)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重建血流通路,可采用手术和药物二大措施,本文仅讨论后者。 1.依发展阶段选药 (1)高凝状态:高凝状态表明体内有形成血栓的倾向,但尚未形成血栓,此阶段应用以下措施。①抗血小板疗法:可选用肠溶阿司匹林(50~10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