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窦房结发出冲动:在从心房传到心室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原因,在房室连接区受到部分或完全,暂时或永久性的阻滞。根据阻滞程度不同,可分为3度:第一度为房室间传导时间延长,但心房冲动全部能传到心室;第二度为部分冲动不能传...
...明显者特别容易发生晕厥或心力衰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第1心音轻重不等,有时特别响,如开炮音,这是由于心房和心室收缩时间的相互关系经常有变动所致。 2.临床分类 (1)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多数与先天性心脏病并存,与房室结、希氏束...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无症状。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此是由于P-R间期延长,心室收缩开始时房室瓣叶接近关闭所致。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可有心搏暂停感觉。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常疲乏、头昏、昏厥、抽搐和心功能不全,常在较短时间内...
...(一)发病原因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1.8%~8%,阜外医院报告为2.6%。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前壁心肌梗死高2~4倍。多发生于发病后1~4天,...
...,可以发生在正常的青年人(尤其是运动员),而且多发生在夜间。运动或使用阿托品后可明显改善房室结内传导功能,使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提示该现象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然而,部分小儿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经历数年后可进展成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发病原因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见于正常人,有的P-R间期可超过0.24s,中青年人发病率为0.65%~1.1%,在50岁以上的正常人中可达1.3%左右。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的原因,一些运动员中发生率可达8.7%。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
...病理生理基础是房室传导系统中某一部位的心肌细胞不应期的延长。 三类机制分别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病变区的心肌细胞相对不应期延长而有效不应期尚正常,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均延长,发生递减传导,传导速度减慢,...
...(一)发病原因 许多因素都能影响房室传导系统,最常见的是传导系统的纤维化和硬化及缺血性心脏病。 (二)发病机制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根据体表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可以初步定位,精确定位需依赖希氏束电图。 1.阻滞部位在房室结的特征 ①...
...(一)发病原因 最常见的病因为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洋地黄的过程中,特别是洋地黄过量者。有一组报告,88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制剂中有64例83次发生了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由洋地黄引起者,多同时伴有明显的...
...心房看扑动、交界性心动过速时,因心房周期明显短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致使部分室上性激动不能下传心室而出现房室阻滞。这是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干扰现象。 2、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1)迷走神经张力的影响和药物的作用可以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经运动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