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抗病基因首次在吉林农业大学分离成功。也是国际上首次分离成功的人参抗病基因,该研究成果为AM真菌在人参锈腐病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人参锈腐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由吉林农业大学承担的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应用基础...
...人参抗病基因为ClassIII几丁质酶基因(基因银行注册号为DQ532359),专家还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2006.09.25) ...
...控制骨密度降低基因药物已着手筛选.日前,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所的龚瑶琴教授等通过与国外同行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了“骨质疏松—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征”的致病基因。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细胞》杂志上。这一重大突破,为揭示...
...菲律宾一对头部连体婴儿于马尼拉时间5日上午在美国纽约一家医院成功分离。 承担这一手术的美国蒙蒂菲奥里医疗中心网站发布消息称,这对名为卡尔和克拉伦斯的连体男婴经手术在纽约时间4日晚10时30分左右顺利分离,目前两人状况稳定,但暂时还留在...
...固原市原州区清河镇乔洼村村民唐文在温棚中侍弄灵芝。唐文在原州区扶贫办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试种鹿角灵芝和赤灵芝获得成功 ,这也是灵芝在宁夏首次试验示范种植成功。 日前,固原市原州区扶贫办技术人员指导清河镇乔洼村农民种植鹿角灵芝和赤灵芝获得成功,...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陶思丰博士等研究首次证实,聚四氟乙烯(PTFE)血管材料携载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可转染种植在其表面的内皮细胞,并能促进内皮细胞生长。 研究据介绍,随着基因治疗血管性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
...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的专家,日前首次为一名儿童实施了来自不同血型供体的活体肾脏移植手术,这名儿童和器官捐献者——他的父亲手术后情况良好。 据汉诺威医科大学披露,约一个月前该大学的专家为这名8岁儿童移植了他父亲身上的一个肾,而他们的血型互不...
...中新网9月3日电 据科技日报报道,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首次成功地建立了人类颅骨三维模型。科研人员由此得出结论:人类颅骨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的形状基本固定,结构非常合理,能保护大脑免遭打击。 颅骨是人类产生...
...两名麻醉师。他说,护士们抱着放有肾脏的冷却器在六个手术室间穿梭,简直就是一场马拉松赛,整个手术持续了11个小时。 蒙哥马利说,目前,三位病人都已度过术后最初几天的危险期,正在恢复。他们还分别与自己的捐献者进行了首次会面。 ...
...有效成分的关键步骤之一。然后就是分离或合成关键酶的基因,寻找合适的载体和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等一系列步骤。例如,天仙子胺和莨菪胺是广泛使用的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抗胆碱能药物,由于天仙子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作用,因此莨菪胺受病人的喜爱,市场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