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味物质基础新说_【中医宝典】

...化学成分、药理实验作了大量研究,但恰恰与中药药性理论之核心五味少有结合。自上世纪50年代起,有人试图从中药的化学成分来探索中药五味物质基础,但是至今没有找出在中药性味与化学成分关系上的贯穿整体、化解矛盾、统一判断的标准,仍是一个没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36.html

中药五味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主条目:性味 也称性,指寒热温凉种不同药性。后来又将对人体的寒热病理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的药物称为平性。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温热药一般具有温中散寒、补火助阳的功效,如附子、肉桂。 五味则是酸苦甘辛咸五...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82.html

中药五味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中药五味主条目:性味也称性,指寒热温凉种不同药性。后来又将对人体的寒热病理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的药物称为平性。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温热药一般具有温中散寒、补火助阳的功效,如附子、肉桂。五味则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desiqiwuwei.html

中药五味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五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五味是指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五味学说是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01.html

什么是中药五味?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什么是中药五味又称性,就是寒热温凉种药性。疾病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治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大黄能清热、降火、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大多属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小茴香能暖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587.html

中药中的五味_【中医宝典】

...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如当归甘辛温,按药物功效之主次,药物的味亦一定的序列。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研究中药的作用,仅仅依据药物的五味是远远不够的,各种药物的作用,都是它含有成分的生理效应,是一定的物质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928.html

五味学问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国人选择食物,讲究五味,这里面很独特的生活科学道理。 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中医合称“五味”为“性味”。食物性味不同而功能各异,人们选择食物时,尤其是进行“食补”时,就得根据各种食品的性味合理选择,...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421.html

五味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草经》云∶药寒热温凉,此兼性气而言也。又香臭腥臊之,如沉檀、脑麝之香,阿魏、大蒜其臭,鱼、蛤、铜钱其腥,鸡、鸭、狐狸其臊,此则而兼性气为言也。《本经》独言寒热温凉性,而不言香臭腥臊,恐或遗之耳。五味酸、咸、甘...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10-5.html

五味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本草经》云∶药寒热温凉,此兼性气而言也。又香臭腥臊之,如沉檀、脑麝之香,阿魏、大蒜其臭,鱼、蛤、铜钱其腥,鸡、鸭、狐狸其臊,此则而兼性气为言也。《本经》独言寒热温凉性,而不言香臭腥臊,恐或遗之耳。五味酸、咸、甘...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711.htm

原发急性肾炎病因新说_【中医宝典】

...在冬春秋季发病,起病急,发病前1~2周明显的伤风感冒,后腰部不同程度受冷。王学新认为,急性肾炎发病必须是两者的结合,患者后腰部受冷,肾脏受损是内在因素,伤风感冒是外在因素,只有这样,肾脏才会发病即急性肾炎。他按照自己的“新说”诊断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6942.html

共找到514,5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