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保康大夫是金、元时期官阶较高的医散官。均隶属于太医院。金代保康大夫的官阶为从四品。(上曰保宜,中曰保康,下曰保平)。元代保康大夫的官阶为从三品,其职位仅在保宜大夫之下。保生铭养生专篇。相传为唐·孙思邈述。全文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
...寿世保元》:“一要室内清洁,二要常用药熏,三要寒暖适宜,四要不闻邪味,五要不透寒风,六要衣服常换,七要被褥常洗,八要溺器常刷,九要无烟酒气,十要切戒怪声。”病暑病证名。指感受暑热之邪所致之病证。《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
...以及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以及肘间神经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中州人体部位名。指脏腑与地势相应的部位。《灵枢·九针论》:“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
...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篇》载,曾为季良治疾。②隋代人。着有《疗小儿方》四卷,已佚。俞窍深在筋骨间的腧穴。《素问·诊要经终论》:“冬刺俞窍于分理。”林忆等新校正:“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冬气在骨髓’。此俞窍即骨髓之俞窍也。”《类经》注:...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是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所谓辨证,即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病证。所谓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
...八卦是良因。”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②小儿指纹诊法。指小儿指纹的纹形改变及其延伸方向共八种类型的合称。又名八片锦。《四诊抉微》载:鱼刺形,主惊风、痰热;悬针形,主伤风、泄泻、积热;水...
...于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国立编译馆、中医教育专门委员会。1949年后,由江苏调至中医研究院,任医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史学会常务委员。并选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尚著有《中国医学人名志》(与严菱舟合编...
...促成肱骨头复归原位,如感觉有滑动感者,即为复位之兆。肩外俞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
...主四个节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素问·至真要大论》:“间气者,纪步也。”步郎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步廊。参见该条。步廊经穴名。见《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步郎。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
...部,然后弯腰屈膝挺臀,将患者背起,使其双脚离地,同时以臀部着力抵住病人腰部进行颠动。常用于腰部扭伤等疾患。背缝经外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在肩胛部,腋后纹头直上,与第四胸椎棘突相平处。主治肩背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