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属于单因素韵脉象。它主要表现为体散漫,由于散漫的关系亦就具有变大的情况但不是绝对的。譬如本来体细,现在出现了象那亦表现不出比正常大来,因此对的大应当具体分析,对于学书提出的有大的这个条件,不可以辞害义。 质言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0.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往往质疑,或再为曲解,粗浅者甚至以指下难名为口实,根本不能掌握,这些问题的来源最早在于《脉经》。《脉经》上解释涩说:“细而迟,往来难且,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日短而止。”除去往来难以外,其他解释几乎都有问题。因为一种脉象的形成要有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1.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阴也,指下寻不足,举亦然,日虚。”这种说法固然有若干不恰当之处和模糊不清感,但没有提迟这个条件:宋·崔紫虚《诀》说:“形大力薄,其虚可知。”《诊家枢要》说:“虚不实也,大而软,举按豁然,不能自固。”虽然将虚与的界限有混淆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6.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施发的《察病指南》谓:“以手按。”徐春甫《古今医统》说:“浮有按无,无根喻。”当然是不对的。另外从《四诊心法》说:“轻按满指,重按则无,此阴虚也。”按此种脉象极似无根,亦非一般阴虚证所当有。又说:“轻按满指,重按亦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9.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虽有细的成分,却不是只有细的成分,《诊家直诀》说:“薄浮而,微也。”显然亦是不对的。另外《医学探骊》说:“微与细对以部位言微脉浮取郎得,应指微微无力,若重按尺部,尚可有,寸关部位则不能也。” 向来书并不以寸关尺有无论微,康应良氏此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4.html

中医脉象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兼是一种以上的脉象同时并见的脉象,它可以多至三种以上的综合,临床上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兼是多于单脉的。对于兼首先是要在对单脉有了明确的认识。 兼是一种以上的脉象同时并见的脉象,它可以多至三种以上的综合,临床上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兼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3.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濡自《脉经》提出“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以后,《诊家枢要》说:“如绵絮浮水中。”《外科精义》说:“如帛在水中。”《诀刊误》说:“帛漫在水,虚浮见于水面,若用指按,则随手面软,不与手应。”《濒湖脉学》说:“如水上浮沤。”《四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8.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等来取代它,亦有的将它删掉如《活人书》、《崔氏诀》、《诊家枢要》等等,但撰诸脉理,证临床仍当以强为合理,因为实际上弦是反映来有力的一个脉象,弦虽然可以出现“弦而无力”的形象(那是由于张力略强而阻力不强所引起的,详见脉象现代化探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2.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无谓的复杂化,形成对短说解的错误。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短的传统指标应为: 1、短为具有独立意义单因素脉象。 2、短脉脉形只以指下感觉的长度言,不包含其他因素,短与长及正常的长度感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7.html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等的界限关系等等,亦付阙如。 数是根据脉搏频率变化的脉象,明,李梃《医学入门》说:“数太过也,以呼吸息数取。”《医学探骊》说:“数亦以至数言。”数只是频率的问题,而不应当含有其他的性质,这是数的一个界限。这个界限清楚了才可以将有关...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3.html

共找到555,3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