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切诊诊脉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切诊包括脉诊、按诊两部分。在脉诊发展过程中,诊脉部位有三种: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 切诊最常见为切脉,甚至成为中医特征形象,中医认为全身血管四通八达,密布全身,在心肺作用下循环周身,只要人体任何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气血变化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8.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中医脉象之微脉 中医脉象之弦脉 中医脉象之虚脉 中医脉象之长脉 中医切诊诊脉部位 中医切诊之触诊 中医四诊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切诊_【中医宝典】

...中医切诊,既包括切脉,也包括对病人其它部位,如胸、腹、关、尺肤等处按触。故中医切诊,决不只限于切诊脉象。当然,切脉是中医诊断病证和推断预后一项很有特色手段,古人曾对中医四诊作了生动而深刻概括,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5.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宝典】

...(一)诊脉部位 诊脉部位历来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记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诊法;《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独取寸口”诊法;汉·张仲景在《脉经》,对脉诊理论作了较完整整理。迄今脉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不可缺少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4.html

动脉系统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皮下分布于额、觏、顶部软组织及腮腺等。 4、上颌动脉为颈外动脉分支。在上肢动肺中,桡动脉是主要切诊部位,但尚有其他动脉分支亦作为中医脉学脉诊部位,现分述如下: 桡动脉:由肱动脉分出,与桡骨平行下降,先在肱桡肌深面,后经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1.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难经》对此有较详细论述,到晋代·王叔和编著《脉经》,对脉诊理论作了较完整整理。迄今脉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不可缺少方法之一。现在切脉部位使用最多是寸口脉法。 (二)诊脉方法 医生诊脉指法十分重要,正确运用指法可以获取比较丰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腹诊诊脉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穴。 4、脐部:包括脐及其四周。脐又名神阙或幽阙,正对腰部之命门,居腹部之正中,为脾胃中气之外候,且与命门气化相通连,故为腹诊之重要部位,反应正气之盛衰体质强弱最有意义,故查脐为中医腹诊重点之一。脐周为检查中焦疾病重要部位。 5、少腹: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0.html

诊脉要求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保证。 体位 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对面或侧面,前臂向前伸平,手心向上,腕部大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0.html

诊脉方法之治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认为静心,忘虑,调息-诊脉七洗中相互关连三个步骤,这的确是切诊经验之谈,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因为人们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以及劳动之后,呼吸往往变得急促不宁,非张口喘呼不能接续,此时心神亦随之而浮越不宁,医者若在此等情况下诊脉,其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8.html

诊脉动方法独立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一方面诊脉动不断积累经验,其方法日趋绵密,内容亦日益丰富,如逐步肯定经络部位,和若干反应病情脉象名称等等,大摸在扁鹊之后仓公时代就是脉诊起源时期,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脉诊最初方法和使它趋于独立,但离正式成为一种独立专门技术还...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7.html

共找到1,046,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