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童子功——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遥想专栏初辟当年,莘莘学子,奔走相告,《学报》到,先睹为快,笔录手抄,不分昼夜。”这是江西中医朱炳琳在《到处逢人说凤梧》文中,对“老中医之路”专栏的回忆。国医大师路志正:“先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09.html

推崇书目——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老中医之路》凝聚了97位中医名家的治学经验,为我们开辟了中医学习之路。就读书而言,除了经典备受推崇外,还有一些书受到部分医家的特别推荐,今将与临证相关的部分书目列后,以资参研。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76.html

读书入径的方法——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读中医书,通常讲究次序。通过分析《老中医之路》医家的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的入径主要有二,是由浅入深,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然后再读经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8.html

宁涩勿滑——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老中医之路》记载了许多读书原则与方法,“宁涩勿滑”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宁涩勿滑,就是强调读书宜用心精读,在细节上下功夫。尤其是经典著作,不仅读熟、背熟,还应该细研字词,弄清含义。 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12.html

读书与临证——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以医,夜以读书,锲而不舍”。曹炳章先生“清晨看书是起床后第一事。中年以后,凡诊务稍闲,便手不离卷,直至晚年,毫不松懈”。彭静山先生回忆自己行医之路时说:“做为一个医生,必每天治病,每天读书。治病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治病,两者联系起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11.html

读书笔记——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做笔记既是读书方法,也是读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古人讲“不动笔墨不看书”,养成良好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积累学术资料。前人读书,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43.html

博与约 ——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除了选择读书入径之外,还应注意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所谓博,是指读书宜广博,数量宜多,种类宜宽,即博览群书。所谓约,就是精,是指读书宜专精知守,不宜泛而无归。从学习中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79.html

与《老中医之路·续编》续缘_【中医宝典】

...之路·续编》第三主编,现任滨州中医妇科医院院长拎着部分《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二辑的征文向张奇文汇报工作,同时带我去拜谒张爷爷。张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书翰继承祖业,努力学习,接好中医的班!”老人家还嘱咐我,黑龙江省有许多老中医,你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73.html

张奇文和《老中医之路》_【中医宝典】

...有重要作用。 设立专栏 主编专著 合订再版 《老中医之路》成书历程 《老中医之路》是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成才史”,是历史学的新分支,是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也是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因此,这本巨著是21世纪青年中医和有志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82.html

西医的中医之路_【中医宝典】

...“仁”字;三是因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疗效激发了我探索其奥秘的兴趣。这三个重要原因促使我立志献身于中医药事业,沿着继承、发扬、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的道路走到底,成为真正的铁杆中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86.html

共找到701,0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