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比较诊脉初探_【中医宝典】

...开窍,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才能逆流挽舟,转危为安。 综上所述,两手同时诊脉,先总按再左右分部对比按脉,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脉诊方法。较之两手先后诊脉的传统方法更为简捷明了,细致入微,并且易学易用。只要勤学苦练,认真体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7.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宝典】

...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最适当指力的方法。在寸口三部细细寻找脉动最明显的部位,统称寻,以捕获最丰富的脉象信息。 4.总按 即用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等。总按时一般指力均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4.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难经》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到晋代·王叔和编著的《脉经》,对脉诊的理论作了较完整的整理。迄今脉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现在切脉部位使用最多的是寸口脉。 (二)诊脉方法 医生诊脉的指法十分重要,正确运用指法可以获取比较丰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诊脉大法_《医学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身十二经脉,交通有道,循行有次,气统于先,血附于内,流行还转,昼夜不停。而医家诊脉,以左右两手,分寸、关、尺三部,医以三指候之,以医之一呼一吸,候病者之脉。其脉应指而动,一动谓之一至,一呼一吸之间,其脉若四至以上,或五至以下,不数不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chuan/858-48-0.html

诊脉动方法的独立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分化比较完成的晚,到《内经》时代尚未完成,所以《内经》有尺寸诊法、诊尺等所谓诊尺实是诊尺肤亦就是古人皮诊之遗法。 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诊脉动要独立须与色诊分开,古代经脉诊法是包括一部分色诊的,因为经脉皮部尤其是络脉必然影响外在的颜色和性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7.html

两手膀背痛_《医圆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得到阻滞经络,而痛立作矣。欺人定然面白少神,饮食减少,或逢晦明阴雨而更甚,丽照当空而觉轻。宜温中行气为主,如建中汤倍桂、附,补中益气汤加羌、附,或理中汤加桂枝、香附。予恒见中年老妇,每多两手膀痛而不能举,时常作苦,究其受病之由,多起于少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yuantong/112-3-18.html

《丹医秘授古脉》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体上?中?下(或五脏)气脉盛衰与疾病状况的诊脉方法,因此一般认为:中医的诊脉方法发展成现今所见之方式,确实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将王叔和作为脉诊之法发生转变的始作俑者,或褒或贬地加以评说。《丹医秘授古脉》站在尚古、复古的立场上,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0.html

诊脉要求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 体位 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的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的对面或侧面,前臂向前伸平,手心向上,腕部大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0.html

诊脉大法_《医学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身十二经脉,交通有道,循行有次,气统于先,血附于内,流行还转,昼夜不停。而医家诊脉,以左右两手,分寸、关、尺三部,医以三指候之,以医之一呼一吸,候病者之脉。其脉应指而动,一动谓之一至,一呼一吸之间,其脉若四至以上,或五至以下,不数不迟,...

http://qihuangzhishu.com/858/46.htm

《丹医秘授古脉》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上?中?下(或五脏)气脉盛衰与疾病状况的诊脉方法,因此一般认为:中医的诊脉方法发展成现今所见之方式,确实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将王叔和作为脉诊之法发生转变的始作俑者,或褒或贬地加以评说。《丹医秘授古脉》站在尚古、复古的立场上,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3.htm

共找到121,4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