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上的误区,重视初治,预防耐药,将成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向。 ▲40年来 抗击乙肝收获颇丰 1967年,美国学者Baruch Blumberg博士及其同事报道了“澳大利亚抗原(Aa)”参与乙肝的形成,明确了这种抗原与乙肝有关。这...
...而初始治疗如果适宜采用强效抗病毒药物,水平降到最低,可以有效地促进转氨酶复常和HBeAg血清学转换,降低耐药的发生,从而达到持续疗效的目的。 有关专家表示,现有的4种核苷类似物和不同的干扰素制剂,为解决慢性乙肝治疗的多种困境,如疗效不佳、...
...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对一定疗程的α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的治疗往往不能获得完全应答,从而需要长期治疗。因此,抗病毒药物长期治疗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耐药情况一直是为乙肝患者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研究证实,阿德福韦酯(贺维力)适用于治疗...
...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可供选择。也正是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的增多,如核苷类似物已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4种药物上市,而它们对于慢性乙肝治疗相应指标的改善程度以及耐药发生情况都存在差别,从而使临床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产生...
...会上谈到的另外一组数据也同样令人深思:2005年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出前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只有19%的医生认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经过近两年对该指南的一系列推广和各种学术活动的宣传,抗病毒治疗观念有所增强,但今年的小范围...
...几率越大,所以,临床上“要监测乙肝病毒DNA的下降水平,追求‘大三阳’变成‘小三阳’等”,以评判当前治疗的有效性和预测长期治疗的可持续性。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实际需求,往往也促使医患双方容易去选择一些抗病毒能力强且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如恩替卡韦)...
...进行预防接种。 张宜俊说,新一代核苷类似物,如阿德福韦酯可有效控制耐药变异的病毒,其3年累计耐药发生率仅为3.9%。考虑到慢性乙肝患者特异性免疫应答太弱导致无法从所有被感染的肝细胞中清除乙肝病毒,因此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可加用免疫疗法,以激发...
...我们不禁要问,慢性乙肝患者,你会看病吗?你知道正确的诊疗路径吗?其实,乙肝治疗没有捷径可走,需找对治疗途径,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携带病毒,别盲目抗病毒 俗话说久病成医,慢性乙肝患者应了解一些乙肝基本知识,便于掌握自己的病情,也便于与医生交流...
...2006年3月,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邀请全国部分肝病学和感染病学临床专家在杭州召开专家研讨会,并邀请骆抗先教授和徐道振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就慢性乙肝治疗过程中,尤其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
...11月9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公布了其慢性乙肝治疗药物恩替卡韦片最新的3年临床试验数据,并首次公布了其与阿德福韦24周疗效比较数据。试验数据显示,长期接受恩替卡韦片治疗的患者没有产生耐药。这一试验结果使实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或彻底清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