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之路·续编续缘_【中医宝典】

...大师邓铁涛教授在序文中写道:“这本巨著是二十一世纪青年中医和有志于发扬中医药学的人们的必读之书,是一部值得中医教育家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的重要著作”。 老中医之路·续编续深了主编张奇文的祖上情谊,这得从我的祖辈说起。我的祖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73.html

张奇文和老中医之路_【中医宝典】

...令人肃然起敬。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张奇文教授继编撰老中医之路之后,又主编老中医之路续编,还建立了“老中医研究室”。在介绍、研究老中医自学、家传、师承、学校学习的经验以及成长历程的同时,对引导新一代名医的成长,启迪当今的中医教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82.html

推崇书目——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七)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老中医之路凝聚了97位中医名家的治学经验,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中医学习之路。就读书而言,除了经典备受推崇外,还有一些书受到部分医家的特别推荐,今将临证相关的部分书目列后,以资参研。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76.html

中医人要练童子功——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一)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遥想专栏初辟当年,莘莘学子,奔走相告,学报一到,先睹为快,笔录手抄,不分昼夜。”这是江西中医朱炳琳在到处逢人说凤梧一文中,对“老中医之路”专栏的回忆。国医大师路志正:“先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09.html

读书入径的方法——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二)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读中医书,通常要讲究次序。通过分析老中医之路医家的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的入径主要有二,一是由浅入深,一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然后再读经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8.html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看名师带高徒_【中医宝典】

...□ 柳少逸 山东莱阳复健医院 从史记·伤寒杂病论等四部经典著作为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由此,师徒传授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张奇文教授在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一辑前言中所述:要学好中医,除了靠自己辛勤努力外,还必须要经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815.html

宁涩勿滑——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四)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老中医之路记载了许多读书原则方法,“宁涩勿滑”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宁涩勿滑,就是强调读书宜用心精读,在细节上下功夫。尤其是经典著作,不仅要读熟、背熟,还应该细研字词,弄清含义。 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12.html

走好中医路_【中医宝典】

...,本不敢当,考虑到此书特别有缘,所以不揣冒昧,谈谈自己的读后感想。 先读老中医之路老三辑,再读老中医之路续编新三辑,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堪称与时俱进。 放眼新三辑,第一个亮点,就是收录名医的范围更加广泛。既有大陆中医名家,又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678.html

读书临证——探索老中医读书之路(六)_【中医宝典】

...草菅人命。你要牢牢谨记!我的一生就是在读书实践中度过的”。的确,读书实践(临证),二者不可偏废,是学习中医必须终生坚守的原则。 学医之初,通常是先读书、背书,打下基础,然后临证,这是大多数医家走过的共同道路。张珍玉先生说:“背诵原著,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11.html

妇科老中医 柴松岩_【中医宝典】

...京都妇科医柴松岩,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妇科教授,正主任医师。兼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卫生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杂志编委及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基金委员会顾问等职。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70.html

共找到599,8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