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性粒细胞5.8%。此后每日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后1小时左右,病人开始发热。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后夜间及次日晨体温均正常,患者每用药后时期体温最高39.2℃。考虑到患者的规律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与药物有关,遂于第13天停用万古霉素。之后全天均未再...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2.0×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常伴有严重的...
...成熟障碍,而致粒细胞减少。 (二)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三)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消耗加速 (四)混合因素 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临床上上述三类白细胞减少常混合存在,宜注意分析。...
...A、二性霉素B等药物时必须慎重,能不合用时最好不用,速尿可进一步加重肾毒性,最好禁止与万古霉素合用。另外,无论用药剂量大小,都必须密切观察尿量和肾功能指标,若出现尿量减少及血肌酐浓度增高等急性肾衰征象,应尽早停用万古霉素,并予以对症处理,...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和去甲万古霉素(demethylvancomycin)属多肽类化合物,化学结构相近,作用相似,后者略强,仅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抗菌机制为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见第三十七章)。细菌对本品不产生耐药性,...
...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即医务界通常简称为“白计分”或“白分”的,皆会升高。而如果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00/立方毫米,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都正常的,则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如果中性粒细胞低于2000/立方毫米,称为粒细胞...
...DNA合成。骨髓造血活跃,但细胞成熟停滞而破坏于骨髓内。某些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存在着成熟障碍,而致粒细胞减少。 (二)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进入血管内的中性粒细胞仅1/2...
...粒细胞缺乏与一般的白细胞减少表现完全不同,起病热、出汗、周身不适。几乎都在2-3天内发生严重感染。肺、泌尿系、口咽部和皮肤最易发生感染。黏膜可有坏死性溃疡。由于介导炎症反应的粒细胞缺乏,所以感染时的体征和症状通常不明显;如严重的肺炎在胸片...
...出院时有神经损伤。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显示,使用万古霉素的时机与死亡或其他神经损伤无显著相关性。但是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用其他抗生素后2小时之内使用万古霉素,与听力丧失、血液白细胞计数低于15×109/L以及脑脊液葡萄糖浓度低于...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和去甲万古霉素(demethylvancomycin)属多肽类化合物,化学结构相近,作用相似,后者略强,仅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抗菌机制为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见第三十七章)。细菌对本品不产生耐药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