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X线或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等7种肺脏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可使Ⅰ期和II期肺癌阳性诊断率达到55%, 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患者生存率。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早期无症状,80%的患者就诊时...
...相对于“介入心脏病学”。追溯其历史,真正将呼吸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来加以定义和研究也不过10余年时间。200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医学中心的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将“介入肺脏病学”定义为:肺脏病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着重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硕士、主治医师李爱民等在其近期开展的“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发现: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能明显控制癌痛,增加患者体重,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近年来,新的联合化疗方案使治疗...
...技术、乳腺癌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我国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领域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依靠影像学技术提高早期发现率 原发性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北京地区已经占据女性...
...变量分析的方法,提高临床的诊断的准确性。(一)肺癌的诊断的标志物CEA是最早用于肺癌的诊断,特别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将CEA和总唾液酸蛋白(TS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或CEA与降钙素以及ACTH...
...正常血管内膜相接,从而保证血管的通畅。支撑器主要同球囊血管成形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和旋切法等相配合应用。在后几种技术扩张或再通病变血管后。放置支撑器,可提高血管开放率,减少再狭窄。此外,利用超声能量消除粥样斑、血栓等以再通血管也试用于临床,...
...逸民教授等组成的科研组,从1996年开始了以肺癌早期诊断为目标的系统研究,在方法上综合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模糊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多种新技术。该项技术研究具有效率高、周密全面、快速准确等优点,有助于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 专家们普遍认为...
...EORTCQLQ-C43与FACT-L两种国际生存质量量表作为测定工具,并以传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作为参照。 在近期疗效观察中,研究人员发现,非手术患者两组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手术患者联合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联合组在角色、情感、认知功能和总健康状况、社会功能...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国际大型研究的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在术后化疗的5年无病生存率方面,辅助化疗组较对照组提高了3%~15%。该研究所采用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基本上以铂类药物为主。然而,这项研究是在缺乏...
...(NVB)和很多有效新药联合应用的结果。在可统计近期疗效的552例中总有效率47.1%,单药治疗对肺癌的有效率为33.3%,和顺铂全用有效率为42.0%。一般用法为25~30mg/m2,在第1、8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1次。2~4周为1疗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