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明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经络著作。见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十二卷。已佚。曹氏即曹翕,三国末、晋初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7.htm

黄帝明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经络著作。见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十二卷。已佚。曹氏即曹翕,三国末、晋初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4.htm

孙思邈三明堂(重绘)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伏人、明堂,故这一时期的明堂也称作“”。 较以往传统明堂不同的是,孙思邈所绘图系彩绘,而且所用之色彩与相应经脉的五行属性相对应。绘图的尺寸采用正常人大小的一半高度按比例绘制。值得注意的是,孙氏所绘明堂人形尺寸采用的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3.html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经络著作。见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一卷,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69/700.htm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经络著作。见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一卷,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1.htm

黄帝明堂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黄帝明堂在历史上又被称作“明堂”、“明堂经”。 【“明堂”书名的由来】 黄帝明堂在历史上又被称作“明堂”、“明堂经”。追溯古代历史,最早“明堂”二字曾是指黄帝时代的一种建筑,是黄帝测天象、观四方和举行重大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2.html

明堂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仰人十四门伏人十门 六门)夫病源所起,本于脏腑,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莫可预备之要。非灸不精,故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然去...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52.htm

人形第二_黄帝明堂灸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肘臂偏细。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儿遍身风疹,皮肤痂疥也。人形第二)后溪 二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者中。灸三壮。主 疟寒热,目生白翳,肘臂腕重,难屈伸,五指尽痛不可掣。岐伯灸法∶疗脚转筋,时发...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mingtangjiujing/913-6-11.html

曹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魏晋间官吏。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东平灵王微,正始三年(242年)卒。翕继嗣,入晋,封廪丘公。曾撰解寒食散方黄帝明堂,均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0.htm

人形第二_黄帝明堂灸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风,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肘臂偏细。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儿遍身风疹,皮肤痂疥也。人形第二)后溪 二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者中。灸三壮。主 疟寒热,目生白翳,肘臂腕重,难屈伸,五指尽痛不可掣。岐伯灸法∶疗脚转筋,时发...

http://qihuangzhishu.com/913/55.htm

共找到576,8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