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著作形式限制方书中的作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分析去认识脉象诊病辩证中的作用和更好将脉象理解深、理解透,使它为临床服务,这是一个很大问题。脉经方法对脉象来说定出规范和常规主病(虽然脉经并没有能够完全做好这项工作),但它方法亦使成为固定形式东西,失掉辩证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3.html

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等问题,是中的一个学术色彩很浓临床实际问题。对此起源形成阶段亦即古代阶段,已于有关各专题叙述过。这里主要就脉经或说脉经以后有关这方面内容做一专题讨论。 出自医经家,见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4.html

宋元以降医书、医案、方书位置与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等等,但仍是立场和角度上说。后来徐大椿作洄溪前以证两两分析论述,多取材于内经、仲景,亦有个人心得体会,是符合诊方法辨证论治中的性质和地位。但这种类型著作不多,为时亦已过晚(清中叶)且篇幅不大,内容亦简,没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5.html

脉经病机方面缺憾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后世是起源于脉经,由于脉经是以为主列出病证使自成一个系列,学上固然做出成绩,但它这种形式决定自成一个系列,证关系变成简单对应,它不是证合参综合分析病机理而是上对号入座,削减辨证中的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6.html

诊断基础_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脉经著作形式限制方书中的作用 学辑要学辑要评 常见腹诊及其意义 从脉经病机方面缺憾 对研究现状 对四诊发展展望 古代意义和不足 古代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认识 古脉法学著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duanjichu-790-1.html

脉经在线阅读

...脉经是中医著作。西晋王叔和编著,撰年不详。是我国现存医学史上第一部与医学有关书籍,中国和世界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脉经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 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传不绝。宋代校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2.html

后世存在问题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起码需要结合,配合其他位置位,这无疑是有意义。千百年来,中医一直遵循内经、仲景,津津乐道,惟恐继承学习之不足,但诊上都冲不破独取寸口藩篱,这说明独取寸口不但限制现实工作,限制发展,亦限制继承。 5、出现诊神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8.html

后世时代学术背景及其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从西晋时王叔和著脉经开始,就进入后世时期,一直到今日仍然是这个时期之中。它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这段时间亦正是祖国医学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献时期。 诊虽然并没有医学话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9.html

后世合理性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加以分析研究,整理出传统形式指标是符合客观需要,但亦应当知道其中存在某些问题,仅就管见所及提出来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发展参考。 1、脉象选定是否完全合理后世脉经起所订诸脉无疑大部分是合理、正确发展学,对临床辨证起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9.html

难经成就和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难经最大成就和特点无疑是它提出又被后来一直采用,独取寸口。尽管某些内容还不够完备完善,但当时基本上达到能够临床使用水平其后不久,上叔和著脉经予以补充完善难经应当是成书于汉代,具体可以说是东汉。王叔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4.html

共找到1,104,1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