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重的条文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的学人多只注重前六个条文,而对后六个时相条文往往不予重视,这便白费了仲景的一番苦心。素问·至真要大在言及这一概念时,曾再次强调:“谨候气宜,勿失。”“审察,勿失气宜。”这就告诉我们,讨论机要抓住气宜,而讨论气宜亦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06.htm

太阳条文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提纲这个内容我们主要讲太阳篇的第1条,即:“太阳之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历代都把它作为太阳篇的提纲条文,而清代的伤寒大家柯韵伯则将它作为条文来看待。在他的伤寒来苏集中这样说道:“仲景作大法,六经各立一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45/99.htm

审察无失气宜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运之化,下焉以审南北之宜。使大小适中,先后合度,以是为治,又岂有差殊乖乱之失邪?又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者,先察。此审之意也。六元正纪大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五常政大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皆无失气宜之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6-10.html

黄帝内经的学说_【黄帝内经】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变化等等之内在机理的学说称病学说。 黄帝内经所说“审察,无失气宜”“谨守,各司其属”(皆出自素问·至真要大)皆为此学说之内容。现从病因、发病和病变三方面加以叙述: 1.病因:引起人发病的原因...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5.html

审察无失气宜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运之化,下焉以审南北之宜。使大小适中,先后合度,以是为治,又岂有差殊乖乱之失邪?又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者,先察。此审之意也。六元正纪大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五常政大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皆无失气宜之意...

http://qihuangzhishu.com/336/58.htm

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真要大的“审察,无失气宜”和“谨守,各司其属”。先秦两汉时期,学已经基本形成,其中黄帝内经奠定了理论的基础,张仲景伤寒杂精辟地阐述了外感伤寒病证六经变化与其传变、转归规律,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49.html

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联系在一起的,在病理上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等只有损伤了冲任(督带)的功能时,才能导致胞宫发生经、带、胎、产、杂诸。历代医家多是以此立论的。诸病源候论妇人病,凡月水不调候五论、带下候九论、漏下候七论、崩中候五论,全部以损伤冲任立论;...

http://qihuangzhishu.com/81/25.htm

中心论是中医的诊疗特色_【中医宝典】

...以为中心诊治疾病,中医历来都极为重视。素问·至真要大不仅有分类的十九条内容,而且特别强调在临床中的普遍意义。曾不止一次地告诫“审查,无失气宜”,“谨守,各司其属”。仲景伤寒杂,就以六经“伤寒”、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39.html

因病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史记同一篇还记载有扁鹊齐恒侯之每隔五日依次“在腠理”、“在血脉”、“在肠胃”、“在骨髓”。这是最早的疾病传变论述。到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丰富而系统的关于疾病发生、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过程的学说。这一学说在内经中有集中的论述。关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1.htm

十九条_质疑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一十九条,实察之要旨,末言“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以答篇首“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之旨,总结一篇十九条之要法,此正先圣心传妙旨。刘河间略其颠末,遗此一十六字,独取其中十九条,着为,偏言盛气实邪,...

http://qihuangzhishu.com/274/19.htm

共找到514,7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