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四卷。清·杨尧章编撰。刊于1856年。本书为阐发吴有性蕴义之作。杨氏于原文后逐条予以辨析,或阐发吴氏立论的精义,或参证个人的学术经验,着重辨明是非疑似之处。对有颇多的注释和发明。卷末另撰胃气、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3.htm

辨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四卷。清·杨尧章编撰。刊于1856年。本书为阐发吴有性蕴义之作。杨氏于原文后逐条予以辨析,或阐发吴氏立论的精义,或参证个人的学术经验,着重辨明是非疑似之处。对有颇多的注释和发明。卷末另撰胃气、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0.htm

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自叙 上卷 原病 初起 传变不常 急证急攻 表里分传 热邪散漫 内壅不汗 下后脉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index.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病的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4.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病的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1.htm

自叙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自是迥别。嗣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826-3-0.html

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寒剂反热 知一 四损不可正治 劳复、食复、自复 感冒兼兼证 痢兼证 妇人时疫 妊娠时疫 小儿时疫 主客交 调理法 统有九传治法 正名 伤寒例正误 诸家正误 ...

http://qihuangzhishu.com/826/index.htm

类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五卷。清·刘奎评释。刊于1787年。刘氏于专着中推崇吴有性,“但嫌其序次乱杂,前后倒置,不便观览。且行文详略未能合宜,字句多所疵颣”(见自序)。遂命其子刘秉锦将予以分类,析为诸论、统治、杂症、撮要、正误...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2.htm

类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五卷。清·刘奎评释。刊于1787年。刘氏于专着中推崇吴有性,“但嫌其序次乱杂,前后倒置,不便观览。且行文详略未能合宜,字句多所疵颣”(见自序)。遂命其子刘秉锦将予以分类,析为诸论、统治、杂症、撮要、正误...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59.htm

_友渔斋医话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旧传∶人当兵荒困顿之后,必有大。因饥寒劳役,在所不免,脏气先虚,再感外邪,一人病疫,传染无休。崇祯辛巳,天下扰攘,气蔓延数省,时以伤寒法治之,不见其效,反多有害。吴又可先生特出己见,发千古神明之识,着三卷,补遗一卷。以...

http://qihuangzhishu.com/715/141.htm

共找到476,1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