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医案太阳明两感于寒证——重感冒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张x x,年四十二岁,住云南省昆明市武底下甫联升巷底。肾气素亏,于1929年9月2日返家途中,时值阴雨,感冒 风寒而病。初起即身热恶寒,头疼体痛,沉迷嗜卧(即少阴病但欲寐之病情也),兼见渴喜热饮不多,脉沉纲而兼紧象。舌苔白滑,质夹青紫,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87.html

吴佩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云南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也是省政协常委。著述甚多,计有中医病理学伤寒论条解麻疹发微伤寒论新注吴佩衡医案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55.htm

吴佩衡医案太阳伤寒表实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王××,男,四十二岁,某厂干部。 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 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此系风寒伤及太阳肤表所致。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照仲景法,当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83.html

寒证无传经_叶选医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岂可与发于阳经之热证并论哉?热证属阳,寒证属阴,阴阳动静,造化自然。阴寒直入,只在一经无传之理。何成氏昧于此,谓其从太阳始,亦以次而传变六经,且以再传三传推之,有是理乎?少阴篇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者,阴主静也。乃注曰∶邪气传里深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exuanyiheng/768-10-24.html

寒证无传经_叶选医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岂可与发于阳经之热证并论哉?热证属阳,寒证属阴,阴阳动静,造化自然。阴寒直入,只在一经无传之理。何成氏昧于此,谓其从太阳始,亦以次而传变六经,且以再传三传推之,有是理乎?少阴篇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者,阴主静也。乃注曰∶邪气传里深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68/32.htm

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的立论基础_【中医宝典】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吴佩衡先生致力于祖国医学数十年,精研坟典、博览诸贤,所著医药简述一书,医、药思想并茂,论述深入浅出, 尤对附子、珍珠囊指掌),兵力分散,药力相抵,欲破敌愈病者鲜矣。故吴氏用药不杂掣肘之剂,崇尚仲景方药法度,守之而不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36.html

记忆中的李少白——李少白医案撷菁_【中医宝典】

...□ 李琼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 前几日,偶在书店翻阅,想找几本书读读充电,却发现一本与我儿时就崇拜的名老中医李少白有关的书——李少白医案撷菁。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见过李少白老先生,因为我的母亲和李老先生都在芜湖市中医院工作。那时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43.html

附子重剂应用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130克,按第5版方剂学所载古今度量衡换算法),近人祝味菊、吴佩衡等善用大剂量附子屡起沉疴。但同时也有不少医家因畏其剧毒而不敢应用,或用之不当,反致中毒。附子,“药中四维”之一,足见其重要,要善用,不可滥用,不必禁用。 应用广泛 古今...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74.html

诗书世其家岐黄游其艺——王式钰和他的东皋草堂医案_【中医宝典】

...东皋草堂医案是清代苏州医学家王式钰独撰的一部临床医案。案前署:雷溪程郊倩先生鉴,古吴王式钰仲坚著(旧字翔千),同学朱元度月思校。未具刻坊及刊刻人,也没见有刊行年代的标记,从书中内容推测,应该是清朝康熙时代,约为1722年。现代存孤本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76.html

上寒下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一方面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另一方面,热邪结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②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灵枢·刺节真邪:“上寒下热,先刺其项...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967.htm

共找到502,7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