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所以候里。故曰∶气口独为五脏主,此内经之旨也,所以后世但诊气口,不诊人迎。盖以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而肺朝百脉,故寸口为之大会,可决死生,而凡在表在里之病,但于寸口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误以左手为人迎,右手为气口,且云左以候表,右以候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10-1.html

如何对待内经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要理解内经法是法的形成过程,它在内容丰富多彩的同时,反映出在它前一个时期的起源的内容和在它之后深化、统一等进一步完善的素材和基础的意义。 法是医经一派的成就和待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的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7.html

内经法的具体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望可知其的,其论述形者或为对某些的说解,或是一些的形象描述,亦即不典型的名,另外还有一些因代远年湮说解不详等问题,虽有名称甚至有说解,但已不易被后人理解和接受。 四、主病 内经对于脉象主病论述亦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大体说可以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7.html

内经法对后世的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经学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后世的学是内经学的发展和继续。这是因为法是医经一派的特色,而内经则是自汉末以来仅存于世的医经。 通过内经将古代医经家对学的探索和成就流传了下来。内经所载录的法内容尽管...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内经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所以候里。故曰∶气口独为五脏主,此内经之旨也,所以后世但诊气口,不诊人迎。盖以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而肺朝百脉,故寸口为之大会,可决死生,而凡在表在里之病,但于寸口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误以左手为人迎,右手为气口,且云左以候表,右以候里...

http://qihuangzhishu.com/124/46.htm

内经痿句读探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素问译注内经讲义等等。 然则,细究此种断法亦有不通之处。因为“挈”有提举之。据王冰、张景岳二位医家对此句的认识,四肢关节如折而不能提举,但“挈”前并无否定性词语,所以释文与原文意反,令人难以理解。故郭霭春教授认为:“王注:‘膝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812.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医书流传於世。 经络与针灸,在黄帝内经中,居于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了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灸经阴阳十一灸经阴阳死侯和张家山汉简,乃至扁鹊等的经络学说和针刺治疗经验,在针刺治疗上,不仅突破了上述帛简医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73.html

内经十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名称。指内经所论述的十二种脉象,即鼓、搏、坚、横、急、喘、躁、格、关、溢、覆。诊家正眼:“内经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未尝非辨证之旨诀,而世皆置若罔闻,则有惭于司命之职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1.htm

内经十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名称。指内经所论述的十二种脉象,即鼓、搏、坚、横、急、喘、躁、格、关、溢、覆。诊家正眼:“内经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未尝非辨证之旨诀,而世皆置若罔闻,则有惭于司命之职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3.htm

内经要_推拿抉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曰∶乳子而病热,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陈飞霞曰∶此内经之旨。圣人立言,可总括无余,世人不悟,视为平常。能于此处着眼,则诊视之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juewei/684-9-10.html

共找到476,5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