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初探_【中医宝典】

...伤寒论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短者死,自和者不死。”(216)“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6.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证并治,主要论述了伤寒六经病的证治法,是伤寒论的主体组成部分;尚有“辨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分别论述了伤寒、杂病的证预后以及伤寒的病因、病机、传变等;还有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差...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4.html

章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周氏医学丛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法、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平脉、仲景论百病之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平脉法原文加以校订。摒去旧注,重予详细注释,复加按语...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39.htm

章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周氏医学丛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法、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平脉、仲景论百病之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平脉法原文加以校订。摒去旧注,重予详细注释,复加按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15.htm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

http://www.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辑要辑要评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辑要是日本人丹波元简的著作,丹渡氏在遵崇古脉法的基础上并不放弃后人之说,在他的序文中反映出他的观点方法,认为第一是:“叔和面降,支离散漫,殆无统纪”。 “乃不过因循陈编,缀缉成语。”第二是:“寸关尺三部配五脏六腑,内经仲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4.html

的现代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方法,历代很不统一,这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从内经开始,经伤寒论脉经濒湖脉学,所记载的脉象名数目是不同的,从现有文献中亦可以看出历代对脉象的分类方法亦各有不同,如有八纲分类,有以浮沉迟数分类,有以阴阳分类等等,虽然其分析归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1.html

的总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著作虽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4.htm

伤寒论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作为伤寒论集注。稿未成而病逝,由门人高世于1683年补订成书,共6卷。他认为:“仲祖伤寒论其中条绪井井,原系本文,非叔和所能编次。”仅有“伤寒例”为叔和所增,删除之。其余根据先证后的原则进行调整,虽然将“平脉”、“辨”及“痉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共找到479,2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