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著作。二卷。清·王子接撰。本书即《绛雪园古方选注》第一部分。王氏将《伤寒论》113方分为和剂、寒剂、温剂、汗剂、吐剂、下剂六大类,然后加以分析注释,方解比较明晰,而且增加了新意。现存光绪上海乐善堂刻本等。...
...伤寒著作。二卷。清·王子接撰。本书即《绛雪园古方选注》第一部分。王氏将《伤寒论》113方分为和剂、寒剂、温剂、汗剂、吐剂、下剂六大类,然后加以分析注释,方解比较明晰,而且增加了新意。现存光绪上海乐善堂刻本等。...
...《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类经》分经文为十二类、若干节,根据相同的内容,拟定标题,题下分别纳入两经原文后详加注释,并指出王冰以来注释《内经》的各家不足之处,条理井然,便于查阅,其注颇多阐发。景岳...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内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予以分类整理。其内容主要有伤寒方、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咽喉科、折伤科、金镞科...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内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予以分类整理。其内容主要有伤寒方、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咽喉科、折伤科、金镞科...
...先入为主,学医通弊。不只是学习从前无原则无系统的医书如此,即使学本书也是如此。欲除此弊,惟有对比的学法。《古方上篇》的编法,五行对比并学,六气对比并学。本篇的编法又与《古方上篇》对比并学。前六方为上篇。前六方为对比并学法,后五方则为形实病...
...先入为主,学医通弊。不只是学习从前无原则无系统的医书如此,即使学本书也是如此。欲除此弊,惟有对比的学法。《古方上篇》的编法,五行对比并学,六气对比并学。本篇的编法又与《古方上篇》对比并学。前六方为上篇。前六方为对比并学法,后五方则为形实病...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而腰脊强。(此是太阳膀胱经,属水,《病源》云∶小肠者,非也。)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其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未发热,必恶寒,体痛,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伤寒一...
...方剂著作。八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类方剂之首统论病源,并于各方之下另写简注...
...方剂著作。八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类方剂之首统论病源,并于各方之下另写简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