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747_1【春日作】李中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高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 卷747_2【寒江暮泊寄左偃】李中 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宽。烟火人家远,汀洲暮雨寒。 天涯孤梦去,篷底一灯残。...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
...李颀此诗,约作于天宝六、七载(747—748)间。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所谓“胡笳声”,也就是《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非吹秦胡笳。...
...国语辞典 人名。(西元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今江蘇省)人,為李善之子。唐代書法家。玄宗時任北海太守,世稱為「李北海」。為人剛正不屈,後為李林甫所害。精書法,初學王羲之,復自成一格。擅以行楷寫碑,筆力雄渾,風骨勁拔。有李北海...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
...这九首诗朱鹤龄说是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未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公元747年(天宝六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公元749年(天宝八年)又...
...。 萧涤非考证出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是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载)春,地点在长安,它是杜甫集中最早的一首七言古诗。 1、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15-17页 ....
...了月夜游洞庭湖的三首七言绝句,诗中以阮籍、阮咸叔侄喻李哗及己,抒写其豪兴。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47-749 . 2、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81-...
...这首诗是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
...2、李邕(678——747):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唐代书法家。 3、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 4、假令:假使,即使。 5、簸却:激起。 6、沧溟:大海。 7、恒:常常。 8、殊调:不同流俗的言行。 9、余:我。 10、大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