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也。从金欶聲。所右切 (鏉) 利也。玉篇、廣韵云。鐵生鏉也。亦曰鉎。此今義。非古義也。古云鐵繡作采。从金。欶聲。所右切。三部。...
...〔古文〕𣶟𣳁《唐韻》七剛切《集韻》《韻會》千剛切,𠀤音倉。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又東爲滄浪之水。 又河名。《水經注》濕水左會淸夷水,亦謂之滄河。 又湖名。《廣輿記》在韶州府樂昌縣。 又州名。《廣韻》後魏所置,蓋取滄...
...寒也。从水倉聲。七岡切 (滄) 寒也。周書周祝解曰。天地之閒有滄𤍽。列子湯問。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仌部凔字音義同。从水。倉聲。七岡切。十部。...
...(形声。从糸( mì),甾( zī)声。糸,细丝,可以染上各种颜色。本义:帛黑色) 同本义 [silks black] 缁,帛黑色也。——《说文》 缁衣之宜兮。——《诗·郑风·缁衣》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韩非子·说林下》 素衣...
...《正字通》慟憅𠀤同。李斯𥓓動字,小篆作勭,故勭與𢣛通。憅原字从勭从心。...
...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分别去后,王惠另觅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去了。 ◎清·吴敬梓《...
...《缁衣》为郑风的第一首。这首诗,尽管在现在大学的教科书中根本不提,在各种《诗经》选本中也不见踪影,可在古代典籍中却不时提到。《礼记》中就有“好贤如《缁衣》”和“于《缁衣》见好贤之至”的记载(转引自《诗集传》)。郑国开国之君桓公为周幽王时的...
...犹一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明·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形声。从旨,尚声。“旨”,滋味美。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同本义 [taste;try the flavour of] 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 臣先尝之。——《礼记·曲礼》 不敢尝。——《论语》 百鬼迪尝。——《汉书·礼乐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