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地。今濟陰鄄城。从邑垔聲。吉掾切 (鄄) 衞地。春秋莊十四年。單伯會齊矦、宋公、衞矦、鄭伯于鄄。十五年。復會于鄄。十九年。公子吉及齊矦、宋公盟于鄄。襄十四年。衞獻公如鄄出奔齊。哀十七年。晉伐衞。衞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旣而衞矦自鄄入。杜曰。...
...《五音集韻》古縣切,音絹。衞地。《春秋·莊十四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衞侯、鄭伯于鄄。《註》今東郡鄄城是也。《通雅》鄄城,古顓頊之墟,春秋衞成公都此,漢爲濟隂鄄城縣,今爲山東濮州,屬東昌府。 又周邑。《左傳·成十一年》王使劉子復之盟于鄄而入...
...古地名 [Juan city] 春秋卫邑。汉为鄄城县。在今山东省鄄城北旧城 周邑 王使 刘子复之,盟于 鄄而入。——《左传》...
...衞地。今濟陰鄄城。从邑垔聲。吉掾切 (鄄) 衞地。春秋莊十四年。單伯會齊矦、宋公、衞矦、鄭伯于鄄。十五年。復會于鄄。十九年。公子吉及齊矦、宋公盟于鄄。襄十四年。衞獻公如鄄出奔齊。哀十七年。晉伐衞。衞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旣而衞矦自鄄入。杜曰。...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𠀤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
...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七庾切 (取) 捕取也。幸部曰。執、捕罪人也。从又耳。七庾切。四部。周禮。獲者取左耳。大司馬職。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偁周禮、又偁司馬法釋之。以說從...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 同本义 [cut off left-ear] 取,捕取也。——《说文》...
...国语辞典 次第。 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若陛下多方包容,則人材取次可用。」 清.陳曾壽.浣溪沙.花徑冥冥取次行詞:「花徑冥冥取次行,舊盟全負甚心情?」 造次、隨便。 唐.皮日休.襄州春遊詩:「等閒遇事成歌詠,取次衝筵隱姓名。」 喻世...
...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纪念逝去的爱情。 其次,《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亦作《感甄赋》。而此“甄”不同彼“甄”,“甄”字通“鄄”,在作《感甄赋》的前一年,即黄初二年,曹植被曹丕封为鄄城侯,第二年又晋封为鄄城王(今山东鄄城)。所谓感鄄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