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的解释_渊源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源流,本原 source;origin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国语辞典 水的源頭。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管寧傳:「測其淵源,覽其清濁。」 事物的本原、師承。 抱朴子.內篇.微旨:「夫...

http://hanwen360.com/c/276415.html

徐灵胎学术思想渊源初探_【中医宝典】

...关键词:徐灵胎 学术思想 渊源 摘要:本文根据徐灵胎论著及后世文献所示线索,从儒道渊源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探讨,指出徐灵胎治学特点为“从源以及流”,即通过对汉唐以前经典的学习研究,奠定医学根本,而后对后世诸家之书取长去短,完善医学知识结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1.html

黄庭坚书法渊源

...前言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主要表现于其行书和草书中。我们分别就其行书和草书来探讨其艺术风格形成之渊源。行书 宋代近接盛唐,书家很难不受唐代书风影响。但宋代书家更注重内在精神情趣的诉求,因而和案头文牍融而为一的行书手札便成为一个时代书风发展的...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92.html

严陵讲义·师友渊源_《北溪字义》

...志士,得以探讨服行,而不失其所归。河洛之间,斯文洋洋,与洙泗并闻而知者。有朱文公,又即其微言遗旨,益精明而莹白之,上以达群圣之心,下以统百家而会于一。盖所谓集诸儒之大成,而嗣周程之嫡统,粹乎洙泗濓洛之渊源者也。学者不欲学圣则已,如学圣人而考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939.html

寸口脉脏腑分属的渊源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脉脏腑分属导源于《内经》,有四段经文可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素问·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09.html

傣医药与佛教的渊源_【中医宝典】

...与佛教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小乘文化发源于古印度,约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并以巴利文音系为基础,根据印度字母体系,形成了古傣文。用古傣文在贝叶上书写佛经,成为最早的傣文贝叶经,第一本书是布塔果沙听所著的《维苏提麻嗄》。 贝叶经号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0.html

傣医药与佛教的渊源_民族中医傣医_【中医宝典】

...与佛教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小乘文化发源于古印度,约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并以巴利文音系为基础,根据印度字母体系,形成了古傣文。用古傣文在贝叶上书写佛经,成为最早的傣文贝叶经,第一本书是布塔果沙听所著的《维苏提麻嗄》。 贝叶经号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21.html

精神与胃病的渊源_【中医宝典】

...人的大脑接受来自身体各方面的信息,包括疼痛、温度、触压等基础感觉及听觉、视觉、位置觉、进食、尿便意识等,并能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指挥相应器官行使不同的职能。如在进食后,口腔、咽、食道、等部位的感觉器通过神经将“进食”这一信息传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067.html

脉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无胃气则死也.经曰.饮食入.脉道乃行.又曰脉得食即高.故知脉道之行.必待此而起.夫脉者气血之府.精神之舍.而胃气者.乃精气神三宝之神粮.而营卫之渊源也.其气流营溢卫合精.而行神于脉.虽五脏各禀.四时各正.有必见必应之时.而于人之保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7-3.html

脉论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无胃气则死也.经曰.饮食入.脉道乃行.又曰脉得食即高.故知脉道之行.必待此而起.夫脉者气血之府.精神之舍.而胃气者.乃精气神三宝之神粮.而营卫之渊源也.其气流营溢卫合精.而行神于脉.虽五脏各禀.四时各正.有必见必应之时.而于人之保合...

http://qihuangzhishu.com/726/31.htm

共找到55,8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