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从糸( mì),韦声。本义:织横纱) 同本义 [weave weft] 纬,织横丝也。——《说文》 恃纬萧而食者。——《庄子·列御寇》。释文:“织也。” 又如:纬萧(用蒿草编织窗帘子) 缠捆,系束 [tie]。如:纬狗(拴狗) ...
...不动的样子 motionless 他兀兀地看看我 勤奋刻苦的样子 diligent 昏沉的样子 dazed 国语辞典 高聳矗立的樣子。 唐.楊乘.南徐春日懷古詩:「興亡山兀兀,今古水渾渾。」 明.朱權.荊釵記.第十九齣:「巍巍駕海紫金梁,...
...国语辞典 昏昏沉沉的樣子。 唐.白居易.對酒詩:「所以劉阮輩,終日醉兀兀。」 宋.蘇軾.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故《系辞》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斯之谓也。但世夐文隐,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 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叠;《孝》、《论》昭晰,而《钩》、《谶》葳蕤。按经验纬,其伪...
...象声词。 元 耶律铸 《松声行》:“瓏瓏兀兀驚俗聾,餘韻飄蕭散碧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 又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 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
...——“兀秃” wūtu:同“乌涂” wūtu。 另见 wù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towering and level]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
...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 (兀) 高而上平也。从一在儿上。儿各本作人。今正。一在儿上。高而平之意也。凡从兀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讀若夐。夐今韵在四十四諍。古音在元寒部。今韵十月者、元之人也。兀音同月。是以跀亦作...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部分包括《原道》、《宗经》、《征圣》、《正纬》、《辩骚》五篇文章,对于《原道》、《宗经》、《征圣》三篇文章归入“文之枢纽”部分研究者无异议,但《正纬》、《辩骚》两篇文章为何归入“文之枢纽”部分研究者一直有争议,很多...
...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故《系辞》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斯之谓也。但世夐文隐,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 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叠;《孝》、《论》昭晰,而《钩》、《谶》葳蕤。按经验纬,其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