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ribbon]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tassels on ancient crowns,...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劉。《玉篇》旌旗垂者。《類篇》旌旗之旓。《詩·商頌》爲下國綴旒。《傳》旒,章也。《箋》旌旗之垂者也。 又冕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後也。《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註》天子以五采爲旒,旒十有...
...国语辞典 旌旗的垂飾。引申有表率、歸依之意。 詩經.商頌.長發:「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 旗旒為臣下所執持,故比喻國君為臣下所挾持,大權旁落或處境危殆。 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君若綴旒,人無所麗。」 文選.劉琨.勸進表:「國家之...
...国语辞典 古代旌旗上的九條絲織垂飾。 禮記.樂記:「龍旂九旒,天子之旌也。」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參旗九旒,從風飄揚。」 古代冠冕上的九串垂珠。 文選.曹植.七啟:「九旒之冕,散耀垂文;華組之纓,從風紛紜。」...
...一身闲。梅领绿阴青子,蒲�间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归梦到家山。”此词起四句,雄壮极矣,虽苏、辛亦无以过之。昔杭堇甫论粤诗云:“尚得古贤雄直气,岭南犹觉胜江南。”余谓催词,非雄直而何。 ○催与之寿词 宋人颇重寿辞,然寿...
...国语辞典 古帝王戴的帽子。帽子前後垂有用絲繩串成的玉穗。旒冕比喻地位尊貴的人。 隋書.卷十四.音樂志中:「穆穆旒冕,蘊誠畢敬。」...
...旌旗之流也。从㫃攸聲。以周切 (㫍) 旌旗之流也。宋刊本皆作流。作旒者俗。从㫃。攸聲。以周切。三部。篇、韵皆餘昭切。...
...国语辞典 帝王所戴的冠帽。借指皇帝。 宋.無名氏.梅妃傳:「憶昔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燕,陪從宸旒。」 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一齣:「幸子由申救,遠謫黃州,不久量移儋耳,重拜宸旒。」...
...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作者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
...《廣韻》當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𠀤同妬。《說文》婦嫉夫也。《詩註》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史記·鄒陽傳》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妒。 又鶬𪂬爲膳,可療妒。 又凡媢嫉皆曰妒。《史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