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浸也。上黨有潞縣。从水路聲。洛故切 (潞) 冀州浸也。周禮職方氏曰。冀州、其浸汾、潞。鄭云。潞出歸德。此謂潞卽洛耳。按班、許皆云洛出歸德北夷畍中。漢歸德在今甘肅慶陽府境。洛水在今陝西同州府境入河。非冀州地也。且雍州旣曰其浸洛矣。安得又...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𠀤音路。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冀州,其浸汾潞。《註》潞,出歸德。 又江名。《廣輿記》雲南永昌軍民府城北有潞江。 又州名。《廣韻》春秋初爲𥠖國,唐爲潞州。 又古齊邑名。《左傳·哀十七年...
...古水名。即今山西浊漳河 [Lu River] 其浸汾、 潞。——《周礼》 春秋国名 [Lu state]。如:潞氏(单称“潞”或“路”。为赤狄的一支。故址在山西省潞城县东北) 〈形〉 假借为“羸”( léi)。瘦弱,疲病 [thin ...
...国语辞典 原為三國時張裕嘲弄劉備無鬚之言。見三國志.卷四十二.蜀志.周群傳。後以「潞涿君」譏諷沒有鬍鬚的人。 如:「他也老大不小了,竟然連鬍子都長不出來,真是個標準的『潞涿君』!」...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𠀤音新。《說文》蕘也。 又柴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又草亦曰薪。《孟子》毀傷其薪木。《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又采薪亦曰薪。...
...同本义 [grass;hay] 薪,荛也。——《说文》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
...《本草害利》潞党参〔害〕同人参。〔利〕甘平,补中气,和脾胃,补肺,益气升津,微虚者宜之。〔修治〕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干,勿令见风。上党(即今潞州)所出者良。《药性切用》潞党参味甘微温,补益中气。脏平无火,元气微虚者宜之。有一种西党参,微...
...蕘也。从艸新聲。息鄰切 (薪) 蕘也。从艸。新聲。息鄰切。十二部。...
...国语辞典 劈柴。 詩經.小雅.小弁:「伐木掎矣,析薪扡矣。」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論如析薪,貴能破理。」...
...《战国策·楚策三》:“ 楚國 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后以“薪桂米珠”形容物价昂贵。 宋 苏轼 《浣溪沙·再和前韵》词:“空腹有詩衣有結,濕薪如桂米如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都中薪桂米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