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_【鲁迅全集】

...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于是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75.html

鲁迅在日本7年_【鲁迅全集】

...。鲁迅校学习一年以后,便学校退学。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中国人情节的刺激,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02.html

鲁迅各个时期的思想特征_【鲁迅全集】

...否定旧制度的革命结论。新的必胜旧的,将来必胜过去和青年必胜老人,这三点构成了鲁迅进化论信仰即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日本留学时期 第一,鲁迅在政治思想上经历了一个改良维新到革命的发展。 第二,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进一步发展。决心...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88.html

鲁迅的生平_【鲁迅全集】

...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68.html

鲁迅的解释_鲁迅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1881.9.25—1936.10.19)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第二年改入铁路矿务学堂。1902年赴日本留学,曾在仙台学医。不久,加入革命团体“...

http://hanwen360.com/c/359120.html

鲁迅生平_【鲁迅全集】

...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89.html

鲁迅、胡适、郭沫若置疑中医到认识中医_【中医宝典】

...提出过置疑。他们曾经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成为近来少数废止中医论人士常用的证据。然而五四新文化大家真的反对中医吗?我们透过历史的迷雾,全面分析他们的一生,探寻他们身上挥之不去的“中”情结,认识五四新文化大家所对中医的认识转变过程。 鲁迅 “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063.html

鲁迅的语学素养_【鲁迅全集】

...’当译为‘三百大钱,以九十二作为一百’的意思;二是‘柿油党’不如译音,因为原是‘自由党’,乡下人不能懂,便讹成他们能懂的‘柿油党’了。”这里也就可以知道,鲁迅还是能看点英文的,只是水平不能和他掌握得较好的几个语种相比。 周作人〈鲁迅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15.html

鲁迅的主要作品_【鲁迅全集】

...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80.html

《朝花夕拾》散文集-作者:鲁迅_散文_【文学360】

...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的经过。作者突出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196.html

共找到249,0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