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隆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7、韩崔高孙王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8、和常杨杜赵裴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9、桓二陈徐卫卢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10、王卫二刘傅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11、武文世...
...、满田牵郭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41、辛毗杨阜高堂隆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42、韩崔高孙王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43、和常杨杜赵裴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44、桓二陈徐卫卢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每辄见思。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制下百僚。林议曰:"案《周官》考课,其文备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迟。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及汉之季其失岂在乎佐吏之职不密哉?方今军旅,或猥或卒,备之以科条。申之以内外,增减无常,固难一矣。且万目不...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魏书 武帝纪 译文 文帝纪 译文 ...
...去后每辄见思。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制下百僚。林议曰:“案《周官》考课,其文备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迟。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及汉之季其失岂在乎佐吏之职不密哉?方今军旅,或猥或卒,备之以科条。申之以内外,增减无常,固难一矣。且万目不...
...韩崔高孙王传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暨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 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阳山中。山民合党,欲行寇掠。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
...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魏书 任城陈萧王传◎ 魏书 武文世王公传◎ 魏书 王卫二刘傅传◎ 魏书 桓二陈徐卫卢传◎ 魏书 和常杨杜赵裴传◎ 魏书 韩崔高孙王传◎ 魏书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魏书 满田牵郭传◎ 魏书 徐胡二王传◎ 魏书 王毋丘诸葛...
...1、王楼贺韦华传(原文)-出自《三国志》吴书 2、诸葛滕二孙濮阳传(原文)-出自《三国志》吴书 3、吴范刘惇赵达传(原文)-出自《三国志》吴书 4、是仪胡综传(原文)-出自《三国志》吴书 5、潘浚陆凯传(原文)-出自《三国志》吴书 6、...
...个常规。魏明帝即位后,赐给崔林关内侯的爵位,又转授光禄勋、司隶校尉。所属各郡都免除不合法度的官员,整肃有错误的官员。崔林为政看重诚信,识大体,所以他离职后,部属官员每每怀念他。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魏明帝诏令下达给各级官吏。 崔林议论说...
...1、邓张宗杨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2、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3、黄李吕马王张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4、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5、霍王向张杨费传(原文)-出自《三国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