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产生_儒家_【文学360】

...争议。 不过一致方向是同意孔子主导了编辑地位,原始文本则非孔子原作。)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秦代即设有博士官,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64.html

民国时期以后经学发展_儒家_【文学360】

...民国以后经学 到民国时代以后,由于大量西学、政治运动取代了原来经学思想,两者冲击之中,产生了诸多主张,一般而言,全面排斥西学想法已经不复存在,但仍存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全面西化路线争执。 胡适在〈论六经不够作领袖人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71.html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_儒家_【文学360】

...学派体系、政治观念和社会地位等诸方面,几乎贯穿了整个漫长封建社会,不仅对经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76.html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_儒家_【文学360】

...常常根据自己理解加以阐述和发挥,由于讲授者对经书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以经书为研究对象学问——经学。 所谓今古文“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文字。今文指是汉代通行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77.html

经学主要内容_儒家_【文学360】

...奖励推行,使通晓经书人获得礼遇,使投入经学研究人更多。在东汉时因此有“遗子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说法。 《汉书‧艺文志》中,五经与儒家著作仍分列在两个类别,六朝时,逐渐产生从七部图书到四部过渡,到了《隋书‧经籍志》,正式把当时学术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72.html

两汉经学(东汉和西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_儒家_【文学360】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时五经博士共有七家。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 据《后汉书·儒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65.html

经学研究机构_儒家_【文学360】

...中国大陆对于经学研究有政治因素必须避讳,起源于建国初期社会运动大力推展破四旧、立四新、打倒孔家店等等,十年浩劫对于经学有重大破坏,经学在政治上被视为思想毒草。 开放改革之后,关于经学研究多半依附于中文、哲学或是历史系所中。近年虽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73.html

隋唐时期经学发展_儒家_【文学360】

...隋唐经学 经学由汉而唐,有古今文学,郑学、王学,南学、北学之争。唐代则基于取士需要,以国家力量来推行经学,孔颖达五经正义是这时代代表著作,同时也是郑玄以来汉学总结与高峰。 它编纂一方面成为士人教科书,另一方面则象征着政府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67.html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发展_儒家_【文学360】

...魏晋南北朝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经学由衰落走向分离时期。在曹魏时期,出现了王学与郑学之争。王学,是指王肃所创立经学体系。王肃是司马昭外祖父,所以王学获得了司马氏支持,他注解《尚书》、《诗》、《论语》、《礼》和《左氏春秋》以及其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66.html

经学是什么?_儒家_【文学360】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学问。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 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是儒家学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63.html

共找到846,3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