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自己位置-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找准自己位置 【原文】 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2)。”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18.html

大学·第四章读解

...了生活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43.html

获得知识途径-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获得知识途径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21.html

三纲八目的追求-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出自大学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意思;二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17.html

治国先齐家-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基本条件。而且,“其家不可教而能救人者”现象也不是“无之”,而是不难见到了,比如说,一个优秀教师教不好自己子女,一些当政官员公子以身试法等等。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很是令人深思。 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这一章反复强调以身作则,要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25.html

齐家先修身-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不可以齐其家。(传8) 出自大学 【注释】 ①之:即“于”,对于。辟:偏颇,偏向。②哀矜:同情,怜悯。③敖,骄做。惰:怠慢。④硕:大,肥壮。 【译文】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24.html

不要自欺欺人-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12),德润身(13),心广体胖(14)。故君子必诚其意。(传6) 出自大学 【注释】 ①(1)其意:使意念真诚。(2)...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22.html

凡事抓住根本-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道理。 本末关系如此,终始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20.html

修身先正心-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修身先正心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传7) 出自大学 【注释】 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23.html

平天下先治国-解读大学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肚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26.html

共找到1,176,7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