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事_儒家_【文学360】

...故事:心也有不足靠时候 28、孔子故事:王安石父子被赶出孔庙 29、孔子故事:朱元璋怒敢孟子出孔庙 30、孔子故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1、孔子故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14.html

孔子故事孔子“说谎”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孔子“说谎” 孔夫子对于自己出身父母,总是三缄其口甚至“打死也不说实话”,令人纳闷。 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因饥渴难耐而又身无分文,不得已与一个杠子铺老板“抬杠”,以为自己满腹经纶赢杠子铺一把毫无问题。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11.html

孔子故事:登堂入室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97.html

孔子故事:发愤忘食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 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99.html

孔子故事:尽善尽美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情况。后人却借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93.html

孔子故事:不舍昼夜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95.html

孔子故事:鸣鼓而攻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0.html

孔子故事:侃侃而谈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等级制度中,孔子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94.html

孔子故事:道不拾遗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96.html

孔子故事:东家之丘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2.html

共找到853,6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