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为政之道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思想为政之道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来彻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义。 当孔子三度至卫时,卫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先前卫灵公宠爱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传给南子的庶子。于是,嫡长子蒯聩便企图暗杀南子以保公位。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5.html

孔子思想_儒家_【文学360】

...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 孔子思想主要有仁、礼、君子与小人、为政之道、立信、德治五大思想,具体介绍如下 一、仁 仁的人生哲学,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课题。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64.html

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治主张_儒家_【文学360】

...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45.html

孔子思想君子与小人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思想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4.html

孔子思想“仁”的人生哲学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思想“仁”的人生哲学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课题。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的真谛。大抵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在告诉我们“仁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2.html

孔子思想“礼”的社会秩序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思想“礼”的社会秩序 礼,就是“节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有“礼以节人,乐以发和。”我们来看孔子对于礼的阐释--- --- 《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3.html

孔子简介_儒家_【文学360】

...的智慧。”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思想为政之道 孔子思想君子与小人 孔子思想“礼”的社会秩序 孔子思想“仁”的人生哲学 孔子的早年生活 无私奉献不是正统孔子思想 孔子的影响 孔子的墓地 孔子学说在近代的发展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思想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38.html

孔子思想品格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思想品格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道而行等,孔子的精神品格介绍如下 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44.html

无私奉献不是正统孔子思想_儒家_【文学360】

...无私奉献不是正统孔子思想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中遇见鲁国人沦为奴隶的,可以垫钱把这个奴隶赎出来,回国后再到鲁国的国库去报销。 据说孔子的一位弟子有一次在国外遇见了一个已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于是便花钱把他赎出来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0.html

孔子的教育思想_儒家_【文学360】

...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伟人能和孔子相比,后世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应是当之无愧的。 1、教与学的关系 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孔子是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他对自己教学对象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是完全掌握的。例如他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65.html

共找到430,4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