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中庸之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好色中庸之道理论奠基人:孔子 子曰:“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动源在社会伦理,好色动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孔子不偏不倚,无意于偏废某一端。叫孔子感伤是人们肆无忌惮发泄着肉欲,而不注重礼义教化,打破了本该有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29.html

中庸之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二:忠恕宽容 3、中庸之道主要原则三:至诚尽性 四、中庸之道相关文章: 1、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2、好色中庸之道 3、中庸之道与和谐社会 五、关于中庸: 1、什么是中庸? 2、中庸思想 3、从《论语》中看中庸含义 4、《中庸》原文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31.html

中庸之道解释_中庸之道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态度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国语辞典 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處事態度。 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吾等適纔分處,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遜,便是矯情沽譽了。」...

http://hanwen360.com/c/362394.html

中庸之道与和谐社会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按照汉代儒家解释,“庸”是“用”意思,“中庸”即“用中”,亦即按“中”标准去做。“中”是一个“恰到好处”标准,是一种“完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对它偏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30.html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25.html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20.html

好色解释_好色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贪爱女色 lubricious;be fond of woman;have special liking for sex 好色之徒 国语辞典 美色。 莊子.至樂:「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 禮記.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

http://hanwen360.com/c/317155.html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 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天人合一,才能创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18.html

中庸之道理论基础:天人合一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16.html

中庸之道主要原则一:慎独自修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中庸之道主要原则一: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24.html

共找到846,2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